喜报

发布日期:2025-09-02 14:52 信息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浏览次数:

近日,中央社会工作部等19部门联合发布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我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推荐的东阳市向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退役军人虞向红获评“最美志愿者”,杭州市“钱潮老兵·戎耀杭城”——2个退役军人赛会志愿服务保障项目获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占全国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推荐获评数的四分之一。

自2021年成立全省“之江老兵”志愿服务品牌以来,通过制定《关于开展“之江老兵”服务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举办全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召开全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等形式,推动形成“一村一队伍、一县一特色、一市一品牌”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带动全省系统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和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全省100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入选全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和“戎耀家园·暖心邻里”——退役军人守护家园志愿服务队。


简要事迹

东阳市向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退役军人虞向红

东阳市向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退役军人虞向红.jpg

现任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营销党支部书记、东阳市向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领衔人。这位农民的儿子始终秉持“竭尽所能多做对老百姓有益的事”的初心,将军人的坚韧与奉献融入工作和生活。助残帮困20余载,他累计开展电力服务和志愿服务3万余次,结对帮扶了82位脊髓损伤伤友和125位空巢老人。个人先后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2项。

跟随“千万工程”的脚步,虞向红是服务乡村振兴的“电小二”。从成立东阳首个带电作业班到试点实施“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工程,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为东阳乡村的电力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面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还是超强台风的肆虐,他都能挺身而出,带领抢修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群众送去光明和温暖。

坚守“一心为民”的初心,虞向红是百姓眼中温暖的“活雷锋”。他在走村入户中接触了不少生活困难的群众,萌生了“帮一把”的念头。2016年,针对不少残障家庭生活困难、住所失修、电路老化等问题,虞向红领衔发起“幸福蜗居”低保残疾人居住环境改善项目,累计募集各类资金、物资900多万元,改造面积8500多平方米,惠及浙、川两地200多户家庭。项目获评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慈善专项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2项。

2021年,他发起的“幸福轮友”项目聚焦脊髓伤友社会隔离困境,从心理疏导、能力培训、社会体验、就业创业、反哺社会5个维度,建立“2课2营1平台”进阶式“破茧成蝶”帮扶体系,帮助90位伤友重建生活,65位实现就业。项目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5项。

如今,虞向红带领的向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行公益项目9个,覆盖“助老、助困、助学、赋智”等维度,形成了“幸福花开”全域公益生态圈,累计吸收社会志愿者1.5万人次,开展公益服务人数超8万人次。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和担当,他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和希望之路。


杭州市“钱潮老兵·戎耀杭城”——退役军人赛会志愿服务保障项目

杭州市“钱潮老兵·戎耀杭城”——退役军人赛会志愿服务保障项目.jpg

该项目自2021年4月份开展以来,致力于立足服务城市建设发展,旨在通过常态化招募和培训退役军人,成建制、成体系组织其参与杭州各大“赛”“会”志愿服务保障。

圆满完成杭州亚运会所有场馆医疗协转志愿服务保障。作为全国首个成建制以退役军人集体参与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保障项目,亚运会期间,“戎耀”应急救援队圆满完成杭州56个亚(残)场馆及开、闭幕式共计5275场次赛事保障,出动18902人次。作为唯一受表彰集体,荣获“最美浙江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项目成果制作成“钱潮老兵”服务亚运宣传册,线上线下同步传播。项目经验在全省推广,成为志愿服务项目标杆,并通过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等多渠道传播,受众人数超100万人次,进一步推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的社会认同。

建立制度机制保证项目规范化开展。坚持党建引领、制度化保障,社会化运作,项目市级队伍成立“钱潮老兵”赛会志愿服务队党委,区县队伍成立党支部,建立组织有保障、行动有方向、培训有计划、管理有规范、工作有目标的“五有”工作格局。编制《“钱潮老兵·戎耀”退役军人赛会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建立“五位一体”运行联动机制,确保信息互通共享、任务统一部署、力量统筹调配、提升整体工作质效。为306名核心成员建立档案并购置保险,确保志愿者人身安全保障,累计开展培训40余场次,1万余人次。与杭州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加强合作,有效争取项目资金,还与杭州市卫健委等单位签订共建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专业水平和支撑力度,大大提升志愿服务质效。从2021年开始至今,项目为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良渚论坛、杭州马拉松、亚洲橄榄球系列赛及在杭开展的各类赛事、展会、演唱会等提供服务保障近6000场次,出动人员2万余人次,成功处置70余起突发事件。

深化项目成功经验,推动“3+N”志愿服务体系扩展。项目成功经验深化拓展成为“3+N”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3”是指3支核心队伍:“戎耀”应急救援队、“戎护”权益维护队、“戎宣”崇军文化宣传队。“N”代表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扩展的特色项目,如“戎献”公益献血、“戎恋”公益交友等。项目除了重点完成赛会的服务保障外,探索开展“戎护”法律援助和调解服务300余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46件;“戎宣”开展文化宣传活动58场,惠及党员群众超8000人次,强化了退役军人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提升了志愿服务品牌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

(思想权益处、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