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军民携手 双拥情深 | 军民合力谋发展 双拥花开“金平湖”

发布日期:2025-08-05 08:47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浏览次数:

盛夏的平湖市独山港镇龙吟社区,“双拥菜园”里绿意盎然。老兵志愿者们弯腰除草,汗珠滚落在饱满的瓜果上。这片由驻平部队官兵与退役军人共同耕耘的土地,自2023年5月开辟以来,已成为平湖军民情谊的鲜活象征。

今年,平湖市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继2016、2020年之后,实现“三连冠”。这座有着深厚双拥光荣传统的城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再出实招,军民融合再创特色,用心用情服务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全市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架起军地“连心桥”

军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湖的双拥工作始终立足于部队官兵的现实需求。

翻开去年的军地双向支持需求“双清单”内容汇总表,问题需求、事项类别、责任单位、进展情况等一目了然。在军地双向支持需求“双清单”机制的引领下,驻平部队与镇街道、部门单位签订军地共建结对协议书,目前已完成军地互助事项50余件,涉及军人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

平湖当地大力支持驻平部队建设,安排专项经费,做好武警中队新营房搬迁及训练场馆改造、市民兵训练基地规范化建设等驻平部队硬件提升工程,嘉兴海警局平湖工作站新营房于今年开工兴建,为驻平部队提升战斗力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夏季持续高温,驻平空军某部值班室、食堂和部分宿舍空调老化,修空调师傅也无能为力,直接影响到战士们的执勤和休息。得知消息后,平湖市双拥办和部队结对的广陈镇政府共同紧急采购一批空调送往部队安装。

“从接到求援到战士们用上新空调,不到24小时。”平湖市双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一直持续关注部队日常工作与生活细节,为军民办理了路面照明设施安设、信息化设备提升、图书赠阅等一批实事,丰富部队战士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8年,100余家民营企业自发成立平湖市民营企业拥军协会,成为社会化拥军典范。17年来,每逢佳节,企业家们带着各种物资慰问驻平部队,并推出专项岗位吸纳退役军人、军属就业,为部队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现任会长顾照根说:“我虽然没有当过兵,但企业应当有社会责任感,我们协会各会员一致认为,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巩固的国防,我们要把拥军事业长期干下去!”

军地双方,双向奔赴。无论是抗击台风、抢险救灾,还是扶老助残、志愿服务,都活跃着驻平部队的身影。其中,驻平海军某部连续12年组织官兵义务献血,累计献血20多万毫升,用实际行动体现了“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

办好军民“暖心事”

平湖市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服务,是全方位的。

近年来,平湖市创新推出“崇军之家”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全市整合建立74个“崇军之家”微网格服务点,其中重点培育“崇军之家”47个,涌现出了姜建仕、褚照其等优秀“老兵班长”,助力宣传政策、协助走访慰问、收集需求信息、开展崇军活动等,不断夯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如今,遍布各村社区的“崇军之家”已成为服务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重要阵地,这些小小的服务站点犹如一簇簇温暖的火苗,持续照亮着“崇军平湖”的康庄大道。

在新仓镇,一场双拥印象之“履”系列红色研学活动吸引了退役军人、民兵代表等60余人参加。参与人员纷纷表示对革命历史和双拥工作有了新的理解。这是当地推进“军耀南湖·崇军平湖”思政引领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平湖市共有5条双拥研学路线、25个国防教育基地,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开展研学活动177场,参与人数4500余人。

搭好就业创业“新平台”。2024年11月,平湖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农创中心站)揭牌仪式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举行。作为平湖首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这里为退役军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创业指导、技能培训、项目对接等专业服务,有效推动退役军人在新的岗位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退役军人、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更应得到及时维护。独山港镇一名在企业务工的退役军人的父亲不幸在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身亡,这位父亲参加了工伤保险,但工亡金被所在企业非法占用,平湖市检察院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维护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联动机制给这名退役军人提供司法救助,很快就向这家企业追回了近92万元工亡金,为这户退役军人家庭“雪中送炭”。

当“拥军妈妈”的针线穿过岁月,当“老兵炊事班”为孤寡独居老人上门烹饪出热气腾腾的爱心家宴……平湖的土地上,千万朵双拥之花蓬勃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