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送服务、送尊崇”活动,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助学圆梦
平阳县2025年困难退役军人子女助学活动在县光荣院举行。现场为该县29名困难退役军人子女发放助学金。本次活动由温州市、平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及两级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共同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经过前期摸底排查、严格审核和公示,最终精准确定34名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覆盖小学至大学各学段。受助学生及家长纷纷表示,这笔助学金不仅减轻我们的经济负担,更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社会对我们退役军人子女的关爱,将来一定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材,回报社会、建设家乡。
据悉,平阳县已连续五年开展退役军人子女专项助学活动。此次助学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支持,更在精神上给予鼓舞,有效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全县进一步营造关心关爱、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歌唱献礼
东阳市卢宅景区梨园广场内歌声嘹亮,“强国复兴有我”东阳市2025年“戎耀八婺”爱国主义国防教育主题歌唱比赛在此举行。来自全市文艺爱好者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表演,为现场观众献唱《十送红军》《我的中国梦》《映山红》等10首经典歌曲,奉献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生动传递爱国崇军、心系国防的正能量。后续,东阳市将择优推荐两支队伍参加金华市级比赛,继续展现东阳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深厚的爱国情怀。
技能比拼
温州市洞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辖区内7名退役军人事务员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选拔活动。此次选拔是对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旨在通过“以考促学、以赛促练”的模式,全方位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在考试内容设置上,本次选拔严格对标市级职业技能竞赛的题型标准与考核方向,内容全面覆盖退役军人政策法规、移交安置、服务保障等核心业务领域,确保考核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真正检验“硬实力”。考试结束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复盘工作,针对考试中暴露出的部分人员对优抚政策理解不透彻、法规政策与实际工作结合度不足、复杂案例处理思路不清晰等突出问题进行逐题解读、逐项分析,帮助工作人员找准知识盲区与能力短板,明确改进方向,切实将考试的“检验功能”转化为能力提升的“助推功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退役军人服务队伍,为后续优化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光影忆史
海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硖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退役军人开展“光影铭历史、军魂永传承”主题观影活动,通过集中观看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重温历史记忆,砥砺初心使命。
影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透过“吉祥照相馆”的微观视角,串联起普通民众在战火中的觉醒与抗争,深刻揭露侵略者暴行,同时也讴歌先辈们坚韧不屈的精神。观影过程中,老兵们屏息凝神,时而为片中人物的悲惨遭遇揪心不已,时而为他们的勇敢无畏热泪盈眶。退役军人汪春甫哽咽道:“观影之后,深有感触,泪流满面,照片会褪色,但罪证不会被掩埋,时间会流逝,但历史不会沉默,向革命先烈致敬。”
此次活动以光影为媒,既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溯,更是一场精神的淬火重铸。退役军人们纷纷表示,将永葆军人本色,在基层治理、志愿服务中续写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荣光致敬
新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组织开展“荣光永续、致敬英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颁发活动,为新昌县健在的3名抗战老同志上门颁发纪念章,送去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与温暖祝福。
在抗战老英雄家中,工作人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郑重地将沉甸甸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佩戴在老英雄胸前。老英雄们抚摸着纪念章,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仿佛又回到那个硝烟弥漫、浴血奋战的年代。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向老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详细询问老英雄的身体状况、生活起居和家庭情况,了解他们在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需求,并叮嘱家属和社区工作人员要用心用情照顾好老英雄的晚年生活,确保他们安享幸福晚年。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纪念章的颁发,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表示:“抗战老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功臣。我们将一如既往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每一位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
非遗传承
文成县周山畲族乡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辖区退役军人及家属开展“漆彩摇岁月·银铃绘清风”非遗漆扇DIY体验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绘军民情谊。
活动现场,老兵志愿者孙祺汉化身文化使者,向辖区退役军人及家属讲述非遗漆扇的历史、种类以及制作漆扇的基本技巧。同时,他结合自身服役经历,向大家讲述漆扇艺术中所蕴含的耐心、专注与匠心精神,并将部队中严谨细致的作风带入漆料调配和纹样勾勒的示范过程中,手把手指导大家控制水量、拨动波纹、把握浸染时机,每一个动作都沉稳而耐心,传递着军人特有的责任感与亲和力。
在老兵志愿者们鼓励与协助下,退役军人及家属们亲手调漆、构图、晕染,将水墨意境与漆艺技法结合,创作独具个性的漆扇作品。一柄漆扇,凝聚匠心;一抹丹青,致敬军魂。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生动传承,更是一场军民情感深度融合的实践,增强退役军人归属感、荣誉感和文化获得感。
学思笃行
永嘉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研究部署今年重点任务,推动退役军人工作提质提效。县委书记吴呈钱主持并讲话,县领导参加会议。会议听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汇报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重点,研究审议有关文件。
会议指出,要强化政治引领,增强退役军人使命担当,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把牢思想方向,赓续红色基因,做好典型选树,引导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要搭建干事舞台,畅通退役军人发展通道,大力培育高素质军转干部、高水平军创企业家、高素养退役军人劳动者“三支队伍”,持续做好就业服务,全面加强能力培训,充分发挥人才特点,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要优化服务保障,落实政策保障,抓好困难帮扶,用心用情解决后顾之忧。要加强军地协同,凝聚拥军兴军强大合力,牢固树立强国强军大局观,抓好拥军支前,办好优军实事,造浓拥军氛围,构建全县域全方位“大双拥”工作格局。
情暖老兵
义乌市北苑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城西街道、市江苏商会、扬州商会、盐城商会,共同开展“追忆峥嵘岁月、关爱抗美援朝老兵”主题慰问活动,为9名抗美援朝老兵送去节日的祝福与温暖。
走访过程中,慰问组与老兵及其家属亲切交谈,细致询问他们的身体近况和日常生活需求,向他们表达衷心的感谢与诚挚的问候,并送上慰问金和生活物资。面对慰问人员,老兵们用颤抖而坚定的声音,带领大家回忆起七十多年前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他们讲述战场上的生死瞬间、战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用鲜血铸就的英雄史诗……这些鲜活的事迹让在场人员无不动容。江苏商会代表感慨道:“老兵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是激励我们奋进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持续关注老兵生活,并号召更多企业参与公益行动。”
本次活动不仅为老兵送去物质上的支持,更通过情感慰藉和历史讲述,实现物质帮扶与精神关怀的双重意义。北苑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搭建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关爱的平台,通过常态化走访、医疗帮扶等举措切实提升老兵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进一步营造拥军崇军、关心关爱老兵的社会氛围。
活动暖心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精心组织“巧手包出军旅情、秋香满溢暖兵心”主题活动,30余名退役军人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重温军旅岁月。
活动现场,服务站工作人员提前准备面粉、新鲜馅料等食材。退役军人们围坐在一起,有的和面揉面,有的擀皮包馅,动作娴熟利落,配合默契有序。随着蒸笼升起袅袅热气,一笼笼皮薄馅大的包子新鲜出炉,整个活动室顿时香气四溢。大家品尝着亲手制作的美食,畅谈军营里的难忘往事。此次活动通过包包子这一传统饮食文化,不仅让退役军人们重温军营生活的点滴记忆,更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切实提升退役军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让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在南苑街道落地生根。
暑期课堂开班
“被子要叠成‘豆腐块’,不仅是为了整齐,更是在磨练专注力和执行力。”在桐乡市梧桐街道幸福社区暑期课堂上,退役军人钱忠、杨杭一边演示内务整理,一边向30余名中小学生讲解军营生活的小知识,课堂上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课堂上,退役军人杨杭带来叠军被教学。他手把手指导孩子们练习,原本松散的被子在孩子们手中渐渐有了“棱角”。退役军人钱忠展示军礼的标准姿势,从抬手高度到眼神方向,他认真地向孩子们讲解:“一个军礼,代表着责任与担当,每一个动作都要饱含敬意。”
“原来军营里有这么多学问,叠被子都有大道理。”同学们说,这次活动让他们明白“坚持”二字的分量。此次“退役军人进课堂”活动,是社区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特别策划的。受邀的2位退役军人结合自身服役经历,用生动的故事和互动体验,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军营魅力,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综合多地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