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送服务、送尊崇”活动,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军休干部讲国防
丽水市军休中心利用高一新生军训契机,组织军休干部代表深入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开展国防教育宣讲活动,为600余名新生上了一堂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
“你们知道火箭军原来的名称是什么吗?”“我国的战区分为哪几个?”在活动现场,军休干部与同学们热情互动。同时,同学们也积极咨询自己关心的国防问题,军休干部耐心给予一一解答。这一场超越年龄的对话,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爱国报国的火种。
少年强则国强。今年以来,丽水市军休中心围绕红色文化教育,积极搭建军休干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下一步,将持续围绕青少年国防教育、红色传承等主题,组织军休干部进校园宣讲活动,切实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军队、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红色宣讲薪火传
近日,杭州市西湖区一场主题为“勋章闪耀・薪火相传”的红色宣讲活动在翠苑四区党群服务中心温暖举行。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依托西湖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星光育苗”项目,邀请辖区老战士回溯烽火岁月,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活动现场,96岁退役老兵张琴书老人胸前的勋章格外耀眼。他的讲述将时光拉回1949年的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下达,我们作为中路主力强渡长江!” 张琴书声音微微颤抖,讲起战役的场景依旧激动且鲜活,“白天渡江时,我们遭遇过敌机轮番轰炸,江面船只、岸边部队损失惨重,弹片就像下雨一样!”讲到惊险处,老人双手不自觉比画:“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物资和骡马受到损失!” 原来,混乱中驮运物资的骡马受惊失控,张琴书冒着弹雨冲上去,拼命追回骡马。因这次英勇表现,让他荣获表彰。
活动中,“战地电台・情景剧”格外吸睛。孩子们化身“小战士”,模仿战地电台操作,传递“作战指令”,在沉浸式表演里,体会通信兵的使命与智慧。同时,大家观看红色电影片段,阅读革命回忆录、军旅小说,让红色文化浸润心灵。
这场“红领巾与军功章”的相遇,不仅是一次历史记忆的传递,更是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深耕“星光育苗”项目的生动实践。从邀请老兵讲述烽火故事,到组织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战地情景,以“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进”的方式,让红色教育走出书本、走进心灵。
追寻红色记忆
义乌市绣湖中学组织部分学生走进红色地标,通过参观展览、敬献鲜花、聆听事迹等形式,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英烈精神”主题教育,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历史温度,致敬英雄荣光。
在《抗战胜利80周年展》的图文长廊前,学生们驻足凝视,仔细阅读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每一段凝练的文字。“原来家乡的土地上也藏着这么多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学生小陈边记录边感叹,“这些文字和图片让我更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含义。”
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整齐列队,手持鲜花。低头默哀,以无声的追思告慰先烈英魂。随后,大家走进义乌英雄烈士纪念馆,依次参观历史文物、珍贵文献与多媒体展示。学生小吴红着眼眶感慨,这片土地上众多年轻生命为理想定格,他们的故事要讲给更多人听。
在烈属骆光丰家中,骆爷爷精神矍铄,缓缓讲述起烈士儿子骆超强的往事:“骆超强在满洲里当兵时为救落水渔民英勇牺牲……”老人的讲述朴实而深情,让在场的孩子们无不动容。学生们以原创诗歌《您十九岁的勇敢,我们十四岁的敬意》回应这份家国情怀,稚嫩却铿锵的诵读声传递出对先烈深深的敬意。
“这次活动不是终点,而是红色教育的起点。”活动负责人表示,通过“看、听、悟、行”的学习模式,学生们不仅触摸到真实的历史脉络,更在与烈属互动中,深刻体会到“传承”二字的重量。今后学校将持续深化红色教育,让革命薪火在青少年心中生生不息。
传承红色力量
龙游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武部组织开展“退役军人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县老兵宣讲团先后走进龙游中学和龙游第二高级中学,为两校1300余名高一新生带来一场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学第一课”。
老兵宣讲团先后来到两所学校的军训场上,给大家现场做宣讲。优秀宣讲员余好运、邹京菁深情讲述童坤、张凤俊两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宣讲生动还原战火纷飞年代革命先辈的坚守与抉择,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感受到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县模范退役军人吴森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在军营中锤炼意志、在新闻报道岗位上践行使命的成长历程,用真实的人生轨迹诠释“爱国”二字的深刻内涵。《龙游老兵回忆录》中抗战老兵的亲身讲述,更是将同学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使大家深切感受到抗战岁月的艰辛与伟大。一个个饱含热血与忠诚的红色故事,如春雨般滋润着青少年的心田,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
此次活动是龙游县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的重要举措,通过退役军人讲述亲身经历和英雄事迹,增强了红色教育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下一步,将依托军训、“开学第一课”等重要节点,持续深化“退役军人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构建多元化退役军人红色文化教育矩阵,着力打造具有龙游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深沉而持久的爱国力量。
关爱不停歇
开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浙江省荣军康复医院在开化县荣军优抚医院开展“关爱功臣·永葆光荣”义务巡诊活动,为300余名开化籍退役军人提供健康咨询、身体检查和疾病诊疗等服务。
义诊现场,医疗专家们为每一位优抚对象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并开展包括内科、血常规、心电图、彩超、骨密度检测、心理咨询等在内的全面健康检查,全方位掌握其健康状况。同时,还针对中老年群体身心特点,就失眠、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多发病的防治和保健进行健康宣教。
自2024年开化县与省荣军康复医院签署“崇军志心健康直通车”共建合作协议以来,为500余名优抚对象开展健康巡诊,受到退役军人的广泛赞誉。
法律援助解难题
衢州市柯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法律援助日”活动。老兵李先生夫妻因工伤赔偿涉法涉诉问题前来咨询,坐班律师将有关赔偿项目、赔偿项目计算方式、司法鉴定知识、侵权过错责任等法律问题予以解答。李先生说,党和国家的政策真好,把法律援助这颗“定心丸”送到我们退役军人身边,我感觉很光荣、很踏实、很幸福。
下一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他们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化解法律难题,增强退役军人幸福感、获得感。
情暖老兵
温岭市箬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箬横老兵先锋服务队和箬横镇绿叶拉风志愿队,开展“情暖老兵”志愿服务活动,为病困退役军人毛福才一家送去关怀与温暖。
当天一早,志愿者们奔赴菜市场精心选购新鲜食材,随后在服务站临时设立的操作点分工协作,和面、擀皮、调馅、包饺子,一碗碗饱含敬意的水饺逐渐成形。热腾腾的水饺出锅后,志愿者们迅速打包,第一时间送到毛福才家中。看着香气四溢的水饺,毛福才感动地说:“谢谢你们一直惦记着我,这饺子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在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毛福才家后院有块闲置空地,当即提议开辟“爱心菜园”。服务队骨干们现场规划种植区域,计划定期前来打理,种植应季蔬菜,让老人长期吃上新鲜果蔬。这一暖心计划让毛福才一家倍感温馨。
箬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表示,关爱退役军人是服务站的重要职责。此次活动通过“一餐热饭、一片菜园”的精准帮扶,将志愿服务与长效关怀相结合。下一步,服务站将持续联动志愿队伍,开展更多个性化帮扶活动,让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尊崇与关爱,营造尊崇军人、关爱老兵的浓厚氛围。
互学互鉴促提高
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率浙南片区服务中心负责人赴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闻涛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互学互鉴”活动。
调研组实地走访并听取汇报,深入了解闻涛社区服务站在服务保障、慈善关爱和网格化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社区党委书记、服务站站长许吴芳通过详实数据和典型案例,全面展示服务站在就业帮扶、权益维护、生活关怀等方面的工作成效,重点介绍全区首个“退役军人慈善关爱点”以及推行退役军人网格化精细管理的工作成果。
调研组对闻涛社区服务站“有温度、见实效”的工作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新路径,为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调研组希望闻涛社区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优化服务机制,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老兵护平安
海盐县武原街道新光社区组织老兵守护队与其他志愿者党员在社区开展了大型宣传活动,为居民带来反诈、禁毒、消防以及垃圾分类等多方面的知识普及,成效显著。
活动当晚,老兵守护队发挥优势,以自身丰富的阅历和过硬的专业知识,生动形象地向居民讲解消防安全知识,演示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还分享许多实用的反诈技巧,让居民们提高警惕,避免陷入诈骗陷阱。还以耐心细致的态度,挨家挨户发放禁毒宣传资料,详细阐述毒品的危害,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此次联合宣传活动得到居民们的热烈响应。许多居民表示,通过志愿者们的讲解,自己对反诈、禁毒、消防以及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了解,今后一定会积极配合社区工作,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环保的社区环境。
热血续荣光
近日,杭州市临平区“拥军同行、戎献向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临快献”无偿献血活动启动仪式在区邦尔骨科医院温馨举行。来自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协会代表及退役军人献血者共同参与。
启动仪式后,退役军人在医护人员引导下有序进行登记、体检与采血。采血车内安静温馨,血液缓缓汇聚,成为生命的希望。无论是多次献血的“老兵”,还是初次参与的“新兵”,脸上都展现出奉献的自豪感。据悉,活动当天共有93人参与,其中70人成功献血,累计捐献血液18000毫升。
据统计,2024年临平区退役军人献血总人数528人,总人次652次,总量达1002.7单位。在全民族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时刻,临平退役军人以热血延续奉献,守护生命,迈出了2025年“我为家乡献热血”的第一步,也标志着区域退役军人献血工作走向规范化、常态化新阶段。
(综合多地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