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浙江东海岸的“海防之城”,浸润着“军民鱼水情”的滨海之都,始终将双拥工作视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与发展征程的鲜明底色。2021年以来,全市上下紧扣“助力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战略部署,锚定“六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奋斗目标,构建起党政主导、军地联动、社会参与的“大双拥”格局;同时,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内涵,以制度创新赋能拥军支前效能提升,以文化浸润筑牢军民团结精神纽带,推动双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与国防军队建设深度融合,为推进强国强军源源不断地贡献台州力量。
今年4月,好消息传来——台州连续第六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新时代双拥征程上,台州军民携手并进、砥砺前行,不断擦亮“和合双拥”品牌,书写“军地同心、鱼水情深”的精彩华章。
创新赋能
老兵择岗开启退役新天地
进入浙里办“浙里老兵”“码上安置”模块,打开在线选岗,点击选择单位,查看单位信息,确定之后提交岗位;完成选岗后,工作人员进入后台打印择岗意愿书,现场签字确认交台州合信公证处公证——2023年,台州市黄岩区、临海市在全国率先探索退役军人“数智安置”试点,在浙江省退役军人移交安置管理系统中增设“网上选岗”模块,大幅提升了择岗透明度、岗位匹配度和安置满意度,相关经验被《中国退役军人》《中国双拥》等权威媒体报道,并在长三角及全省观摩会作展示推广。
就业是民生之本。台州坚持创新,在台州人才网首页打造“退役军人永不落幕”招聘专区,并开通“88191365”台州老兵求职热线。目前,该平台已吸引379家企业入驻,累计发布1308个优质岗位,访问量突破98万人次,成为退役军人获取就业信息、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阵地,为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军人“后路”的坚实保障、“后院”的温暖守护、“后代”的优质培育,始终是双拥工作的核心要义。台州创新构建“政策+服务+保障”的三维体系,率先形成退役军人安置“全链条”服务机制。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转业军官行政参公单位安置比例96.9%,安置退役士兵进事业单位比例达73%,安置质量居全省前列;同步推进随军家属就业“阳光工程”,精准落实35名随军随调家属对口安置、179名现役军官家属,帮助902名军人子女解决入学入园。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还联合出台《台州市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实施办法》,通过政策支持等举措,择优选拔优秀退役军人充实教师队伍,在加强国防教育的同时,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军人的优秀品质。
台州是浙江“地瓜经济”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在外台州商人创办的企业有4万多家、异地商会有105个;约1.5万名退役军人在外就业创业,创办市场主体3000多个,涌现出辛宏权、卢灵峰、蒋培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外创业的优秀退役军人企业家。近年来,台州市探索异地商会服务站建设,推动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门在高层次人才密集地上海成立上海三门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临海在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成立四川临海商会服务站……目前,台州已在外省成立14个异地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功招引11家企业回归,带动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创业就业达900余人……一代代台州退役军人企业家,正以更紧密的联系反哺家乡,让“藤蔓四向延展 根系沃土台州”的发展模式不断在神州大地神奇复刻。
关爱如山
精心打造和合拥军生活圈
退役军人是国防建设的功臣,是民族精神的脊梁,他们的健康福祉承载着国家对英雄的敬意,更关乎强国强军事业的根基。以创新之笔作答“健康拥军”的时代命题,2022年,台州依托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成立荣军康复医院,通过构建“医疗康复+荣誉尊崇”双轨服务体系,将全社会对退役军人的关爱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健康保障。
与此同时,院内还同步打造退役军人疗休养中心,分康复训练区、作业疗法区、音乐疗法区、怀旧疗法区、园艺疗法区等10余个功能区与4个照护专区。为了让优抚对象拥有更好的疗休养体验,该中心筹划、制定短疗活动实施方案,并专门建立“红管家”专班制度,全程陪同、服务,为每一位优抚对象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体检、康复理疗等服务,还精心安排专家一对一解读体检报告,为退役军人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当好部队医疗保障“派送员”,台州联合省荣军医院、省荣军康复医院组织举办“送医进军营”活动,为数千名官兵开展上门义诊、心理讲座、一对一健康咨询、健康宣传等服务,并开通健康咨询热线,不断加强现役部队军人医疗健康后勤保障;同时,与部队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实现军民医疗资源的共享和配置优化,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化拥军注入活力。
为了不断提升军人军属及优抚对象的幸福感、获得感,市县两级双拥部门紧密联动,与8000余户军人家庭签订拥军服务协议,整合1900余家商家跨10余个行业优质资源,发动11个拥军社会组织全力打造“和合拥军生活圈”。
这就是台州,这是一座将拥军热情刻进骨子的城市,你能从方方面面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对于军人的崇敬和关爱:全市各级204家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52个乡镇街道、21个学校、88家企业与驻台部队营连和团级单位结对共建,建立常态化联系制度;对部队的科技计划项目优先予以立项,科技数据库为部队开放信息咨询“绿色通道”;全面实现“律师事务所+军队”一对一结对服务关系,全市18个涉军法律工作站受理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案件5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次。
文化为帆
同舟共济破浪双拥新蓝海
6月开园的大陈岛军事文化体验中心一亮相就成为台州双拥文化展示的又一个重要窗口。
群山巍巍,遍地盛开璀璨双拥之花。步入椒江区的金洋湿地公园内,“台州双拥广场”6个字映入眼帘,湖面雕塑由飞跃而上的鱼群与汇聚而下的水珠组成,寓意军民融合;草坪上的石碑,记录着多年双拥工作的成果……这样的双拥公园在整个台州市已经有32个;此外,还有24条双拥示范街、23条“拥军公交专线”等,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
东海滔滔,处处涌动军民鱼水深情。去年“八一”前夕,由台州市双拥办、温岭市双拥办共同创作的大型原创话剧《最幸福的人》在温岭大剧院首演,观众反响热烈。近年来,台州创作了一系列红色影视剧如电影《碧血黎明》、电视剧《冰雪尖刀连》、大型乱弹现代戏《我的大陈岛》等,不断丰富文化拥军的形式与内容……
站在连获六次殊荣的新起点上,台州将以“和合双拥”品牌为舟、“合心筑梦”信念为帆,在扩大拥军品牌“影响力”、提振社会力量“战斗力”、激活数字技术“驱动力”等领域持续发力。当“最可爱的人”与“最可亲的城”实现双向奔赴,东海之畔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必将激荡出共富征程上最壮阔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