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军民携手 双拥情深 | 同创共富岛 军民一家亲

发布日期:2025-08-12 09:28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浏览次数:

嵊泗,全国唯一列岛风景名胜区,五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殊荣。作为海防战略要地,舟山市嵊泗县现驻有海军、空军和武警(海警)部队,双拥传统深厚。2020年初全国医护人员援鄂战“疫”,71家民宿业主自发捐出2752个房间免费接待部队抗疫医护人员,传为佳话。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嵊泗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三年目标任务的决战决胜之年。作为共富实践观察地,近年来,嵊泗发挥区域优势,不懈创新作为,着力打造东海一线拥军支前钢铁“桥头堡”和海岛双拥共富“样板县”,坚定扛起海岛县双拥高质量发展新使命。

军民共用

钻研海岛建设“思维题”

烈日炎炎的7月下午,嵊泗县马关游泳池的6泳道恒温泳池灯光明亮,很是热闹。来自嵊泗初级中学的邱诗寓正在练习蛙泳。“这个暑假,能在25米长、15米宽,硬件设施这么好的泳池里训练,她的游泳技术进步了不少。”一旁的家长高兴地说。

马关游泳池共1350平方米面积,一楼游泳区,二楼休息区,设施设备先进,是嵊泗目前唯一一家室内恒温泳池。“这儿原来是部队闲置的老礼堂,由当地政府投资改造。现在除工作日上午由部队使用外,其余时间面向社会开放。”据嵊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座具备军地双重用途的游泳馆,在助力部队提升训练技能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该县学生缺乏室内游泳场地的学习困境。“现在每天下午起5个时间段面向社会开放。”

嵊泗陆域面积仅86平方公里,素有“一分岛礁九九海”之说,是浙江省海域面积最大、陆域面积最小的县。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深挖发展潜力?嵊泗凝聚多方力量,军地共享现有资源,走出一条海岛建设的互惠共赢路。

在依法开展军事设施保护的同时,军地合理规划废旧闲置场地用于乡村振兴改造和公益场地建设,这在嵊泗有着良好的传统:利用危旧营房改建成为“渔俗文化展示厅”“渔农村文化礼堂”,利用闲置场地用于军民共用室内游泳馆、篮球场、停车场等公益场地建设,利用闲置营房支持海星中学教育场地扩容改造,这些公共设施用地被有效赋予军地共赢共用新功能。

在军队竭尽全力支持地方的同时,地方也无条件保障部队练兵备战。舍弃传统渔场,全力支持东部战区空军某部靶场建设顺利推进,协调海上编组作业渔船、海上救援和海上民生船只等,全面保障岛上官兵物资采购、垃圾运输和紧急医疗等方面的军事需求;菜园镇、嵊山镇无偿出借山头长期保障部队营地、停车场、演训场等驻训需求;基湖沙滩等核心景区主动腾出优质海滩支援驻训演练;全县作业渔船积极配合驻军部队开展民船保障演练;各作业港区和民用码头无条件配合兵力机动保障。

深度融合

关注经济发展“综合题”

西洋湾位于嵊山岛的最北面,面对浩瀚的东海。正西面,是嵊山岛上观赏日落的最佳点,故西洋湾被当地人称为“夕阳湾”。

进入景区,沿着城墙式的水泥路向前,高高的山岗上有条酱红色木栈道,一直延伸至黄蜡咀观景平台。沿着指示标识向前走,便能看到这个去年5月新开放的西洋湾坑道国防教育阵地。

正值暑假研学游高峰,这段时间,西洋湾坑道国防教育阵地总是围满了慕名前来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当地中小学生及家长。作为1950年嵊山解放战争后守岛部队在此值勤放哨、侦查巡逻、坚守海疆的旧地,西洋湾坑道国防教育阵地的作战会议室内还摆设着当年的各种设施和枪弹等作战武器及装备。“嵊山镇投入30多万元将其改造为沉浸式国防教育基地,推出‘海防体验游’公益研学路线,军事文化的融入有效提升了西洋湾景区的品质和人流量。” 嵊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环境,嵊泗将崇军优待与全县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旅游文章。

自2023年11月1日起,嵊泗全域景点全面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费开放。这不仅包括县域辖区内所有的国有景点(如六合朝阳景区、东崖绝壁、元宝山景区、赤膊山景区、基湖沙滩海滨浴场、大王沙滩海滨浴场),还涵盖了所有的国有和私营合股景点(如花鸟岛景区)、私营景点(如南沙华美达海滨浴场)、村集体景点(如嵊山镇西洋湾观光点和无人村观光点)等,开放力度之大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同时,自去年7月1日起,嵊泗县正式施行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县域公交优待政策。“以前过来游玩的时候是正常买票,现在只要拿出优待证,就能不花钱直接进去,经济又方便,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作为军人的自豪感。”退伍老兵韩光辉自豪地说。

嵊泗还围绕旅游崇军全产业链打造,吸纳优质商户达百家,涵盖餐饮、酒店民宿和旅行社等,为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7-9折优待服务。

军地共建

聚焦民生改善“必答题”

清明期间,枸杞乡组织各民族群众、驻岛官兵、东海渔嫂等开展“共叙传承清明情,同心共促军民谊”主题活动。有说有笑中,大家一起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青团。美味的青团,为各民族群众与驻岛官兵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组织这一活动的是枸杞乡民族团结进步与双拥“知心姐姐”工作室。“枸杞岛是嵊泗第二大岛,全乡共有204名各族群众,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35%。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开展相关活动50余次,服务各族群众及驻岛官兵1000余人次,是枸杞乡军地共建志愿服务的品牌,逐渐成为军民学习、交流、休闲的共有精神家园。”“知心姐姐”工作室负责人王腰儿说。

以活动为桥梁,以文化为纽带。在枸杞乡,每逢佳节,官兵们积极与当地各族群众开展联欢活动,有军民拔河比赛、包饺子、包粽子,有剪纸、画渔民画、制作贝壳工艺品等,有联欢会上的军民共唱民族歌曲、共跳民族舞蹈,还有“八一·石榴红之夜”“军地篮球赛”“军民沙滩运动会”……在每年的“枸杞好声音”大赛上,《爱我中华》成为了各族群众与驻岛官兵压轴合唱的“必点之歌”。

在嵊泗各乡镇,以服务民生为主题,各种各样的军地共建志愿服务竞相绽放:聚焦蓝海牧岛石榴红民族特色品牌建设,枸杞乡“黑宝石”志愿服务团队联合部队积极开展两岸一线环境卫生整治、净摊活动、文明创城等基层治理工作,营造军民共建文明岛良好氛围;菜园镇以“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嵊山镇以“海岛红星团委”为载体,开展文化创作、文艺表演和思想交流活动;花鸟乡以“军民共建生态岛”为主题,开展岛礁资源保护、伏休期治安巡逻和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

而驻嵊部队也始终以“爱嵊泗、建嵊泗”为己任,推动“两美嵊泗”高质量发展:思想模范连宣讲小分队深入社区与学校,成功举办宣讲活动20余场,惠及观众超过1000人次;鹰眼安全志愿服务队成功协助地方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10余处;“红立方”海防志愿巡逻队累计巡逻距离已突破1000公里,有力保障了海岸线的安全。

当好拥军支前排头兵,镌刻军民情深座右铭。新的一年,抓机遇探新路,共富成色更足。在近7万海岛儿女的不懈奋斗下,这颗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海上明珠”正在绘就新时代嵊泗海岛双拥共富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