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中谱写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5-06-23 11:53 信息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浏览次数: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着眼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聚焦“崇军浙江”建设所需,聚势回应军休人员所盼,改革攻坚、传承创新、开拓进取,在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中推进军休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改革攻坚中开创军休工作新局面。一体推进军休移交安置、工作运行和整体智治体系建设,实现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蝶变。高质量落实军休接收安置。聚焦手续、环节、跑腿多问题,建立军休移交“一件事”办理新模式,共梳理办事环节10余个,实现多部门业务协同“最多跑一次”成果。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专班化运作、高质量推动军休干部移交,超额完成任务数141%,收到各类锦旗感谢信66件。压茬有序推进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人接收安置新政落地,形成“一件事”集成服务、“仪式感”尊崇服务、“指尖上”常态服务三大特色。全面做好承接退休文职人员和无军籍职工各项准备,更好推动文职人员和无军籍职工制度改革落地。高站位推进机构体系建设。指组建“浙江省军队离休退休人员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全省军休行政内设处(科)室机构设置实现全覆盖,省、市、县三级新增军休服务中心(所)44个,增加工作编制27名,军休机构工作体系得到完善,工作力量不断加强。高品质实现军休数字赋能。全面推进军休数字化改革,办好网上“军休所”,构建部、省、市、县、军休机构五级数据互联共享,创新开发“五色健康服务码”,实现无感智能挂号优先医疗一体化等特色。“浙江智慧军休”系统运行以来,积累服务数据记录30余万条,线上优惠优待月均万人次,军休经费分配和工资核算实现智能化。

在传承创新中焕发红色文化新风采。主动搭台、汇聚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时代风采。新视野打造红色传播矩阵。全面推进军休老年大学建设,杭州、宁波等7所军休老年大学先后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批复挂牌,数量质量列全国第一方阵。成立全国首家省域军休老年大学联盟,形成资源共享、制度共建、研究共商、平台共通、活动共谋机制。积极搭建厅校合作平台,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制定合作事项“双清单”,推进军休红色思政文化进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进军休老年大学等项目落地。编撰《浙江百名军休干部口述历史》书籍视频,平均阅读量超10万。举办浙江军休红色思政文化走进浙江大学活动,首批12名军休干部被浙江大学聘为“校外兼职辅导员”。新举措储备红色文化资源。分类储备红色人才,挖掘军休干部中老党员、老首长、老政委、老教授、老军医、老班长、老文艺工作者等10余类人才资源,初步形成137个红色文化项目。全域储备红色故事,按照“强国志、爱国情、报国行”三个主题,发动全省军休系统创作军休红色思政微课,《洪水中的钢铁长城》《在路上在船上在岛上》在全国军休红色思政微课遴选展示活动中进入全国9强和20强。广泛储备红色教员,涌现出抗洪抢险英模魏殿举、一级演员陶慧敏等军休干部代表,形成全省军休干部红色思政宣讲“三支队伍”。新思维打造红色思政品牌。突出“红色味”,打造杭州“再启杭”军休志愿服务队、宁波“红烛思政”讲师团等一批特色品牌。浓厚“崇军味”,涌现出舟山市军休干部医疗志愿服务队,15年坚持在海岛免费开展义务巡诊的感人事迹,列入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片《英雄故事汇》;彰显“数智味”,杭州市军休大学打造智能高效服务模式成为全国标杆,接待来自全国26个省(市),2000余人参观见学。新视角点燃红色思政引擎。围绕学生“入学季”、部队“征兵季”、老兵“退役季”等重要节点,组织军休干部宣讲员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开展宣讲,受众5万余人。将“固定讲堂”向“流动课堂”转变,打造“近而亲”“短而实”“小而精”的特色品牌,累计开展宣讲2000余场,惠及社会各界70余万人次。持续输送红色资源“上云端、进校园”,制作短视频200多条,累计播放时长900多分钟,全网触达量近2500万次。

在开拓进取中展现服务保障新高度。全面落实“两个待遇”、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对象“六个老有”水平。全面规范军休机构服务管理。系统梳理编印《军队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文件汇编》《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服务管理工作文件汇编》。联合7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水平的通知》,明确108项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要求。制定《浙江省军休服务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评价标准》,全面启动实施军休机构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底前达到市级规范化全覆盖,县级90%以上。全面落实军休人员各项待遇。为2007名军休干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切实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分层分批组织开展二等功及以上全省军休功臣荣誉疗养,累计有150名军休干部参加,营造崇尚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4次举行全省军休干部趣味运动会、门球比赛,不断丰富军休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军休养老服务保障。通过引入社会化资源、数字化改革等方式提质军休服务保障,将军休老年文体活动服务等项目纳入《浙江省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把引入社会化养老、医疗、助餐、出行等服务列入全省军休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具体内容要求。持续打造军休生活幸福家园,推动军休活动用房建设和军休老旧小区改造,27个小区完成提质改造和综合整治。培树军休特色养老服务新模式,全省19家军休机构探索线上多元、家庭院落、基地康养等社会化服务形式,积极融入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军休养老服务体系,让军休人员安享幸福晚年。

(厅军休服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