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送服务、送尊崇”活动,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厚植爱国情怀
金华市婺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致敬英雄·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向日葵中队的少先队员走进抗战老兵孔宪德家中,致敬峥嵘岁月。“孔爷爷,这是我做的贺卡!”“爷爷,这是我用篆体写的‘寿’字,祝您健康长寿!” 98岁的孔宪德老人家中欢声阵阵,孩子们手捧鲜花,为老人系上红领巾,送上亲手制作的书法作品和手绘贺卡。老人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看着孩子们稚嫩却认真的脸庞,眼眶渐渐湿润。“爷爷,您当时害怕吗?”“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孔老指着胸前的勋章说:“保家卫国、义不容辞!你们要记住,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中队辅导员老师表示,这种面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比课本更震撼,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亮就是最好的回应。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社会组织举办“非遗刻红韵、稚手承军志”木刻雕版体验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深入讲解木刻技艺的千年历史和刀法精髓,孩子们在枣木版上精心雕刻“军魂”“红色记忆”等主题图案。刀刻木屑间,传统工艺与红色精神交相辉映,孩子们通过亲手创作深刻感悟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在艺术熏陶中接受精神洗礼,感悟信仰光辉。
嘉兴经开区开展“青春绘初心·红色基因传”退役军人主题活动。“红色知识竞答”拉开此次活动的序幕。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者踊跃抢答。在传统文化体验环节,退役军人大学生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制作红色主题漆扇,以传统技艺寄托爱国情怀。随后,大家围坐一堂,结合自身经历,畅谈从军报国的初心使命,分享退役后学习工作的心得体会,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铮铮誓言。
仙居县埠头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埠头中学组织学生开展“戎耀台州·青春向党”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为学生们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国防主题教育课。走进十都英村的乐育书院,同学们先后参观多功能室,近距离接触国防重器,聆听卫国戍边、科技强军的真实故事。刚退役不久的“永安老兵”蒋东旭作为埠头中学校友,与同学们分享军旅生活。随后,一行人来到马兰广场,肃立瞻仰军人荣誉墙,聆听本地英模张相麟、王茹芝的感人事迹,并开展国防知识问答活动。此次国防教育通过场景化体验、互动式学习,实现国防知识普及与价值观塑造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青少年从军报国、科技报国的志向担当。
海盐县于城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携手社会工作站邀请退役老兵为于城镇中心幼儿园小朋友送去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四名“小小护旗手”和退役军人整齐列队,他们手持国旗,精神抖擞,踏步而来。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孩子们注视国旗,高唱国歌,稚嫩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仪式后,退伍老兵王能为全校师生讲述红色故事,引导学生们感受军人的情怀与担当。随后,老兵还与小朋友开展叠军被、站军姿、行军礼等互动活动,让爱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瑞安市高楼镇武装部联合安阳街道武装部、瑞安二中师生及社会爱国人士等开展“致敬抗战老兵・传承红色薪火”爱国主义教育。一行人先后走访5位抗战老兵,认真聆听老兵的英勇事迹,向老兵慰问致敬。鲜活的故事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学生池万键表示,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在书本上,更在我们脚下,老兵虽然不再年轻,但老兵精神永不褪色。
共筑安全防线
随着警铃响起,杭州市大关小学申花校区全体师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各个班级疏散到足球场,用时仅5分钟。在逃生演练结束后,三年级近300名孩子齐聚音乐厅,台上,杭州市红色军休宣讲团成员、消防英雄王伟身着标志性救援服登场,通过汶川地震救援老照片和童趣语言,将17年前的历史化作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当屏幕上出现当年切割三角形门框救出90岁老人的画面时,孩子们争相提问:“为什么不是正方形?”王伟以“三角形更稳固,还能看清屋内情况”的科学解释,将复杂救援逻辑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安全密码”。他告诉孩子们:“防灾教育不是选修课,而是生命的必修课。你们现在学习的每个知识点,都可能成为灾难中的‘护身符’”。据悉,王伟自2020年加入宣讲团以来,已连续五年在防灾减灾日走进校园,用汶川救援故事与实战演练,为青少年织就一张“安全防护网”。
德清县武康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应急管理站、新丰社区联合县消防大队、山鹰救援队在华盛达学校开展“增强防震意识、共建平安校园”主题活动。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地震疏散演练拉开帷幕。同学们在班主任引导下迅速抱头躲在课桌下进行紧急避险演练。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师生们配合默契。演练结束,山鹰救援队队员详细讲解防震减灾应急避险技巧,示范创伤包扎的正确方法,并邀请学生上台实践操作。县消防队队员进行破拆救援演示,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消防救援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
东阳市吴宁街道武装部联合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南路校区开展防灾减灾疏散演练活动。随着防空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开始。各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迅速弯腰护头,沿预定疏散路线有序撤离至操场安全区域。整个过程紧张高效,近千名师生在3分钟内完成集结。随后,国防副校长杜梦婷介绍防灾减灾日设立的背景及其意义,并结合自身军事经验,讲解地震、火灾等突发灾害的避险要点,现场演示防护姿势和自救互救技巧。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与法同行
丽水市莲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多举措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台的意义、结构框架、基本原则和重点内容等,纷纷表示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各级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志愿服务开展普法活动,并深入村(社区)开展民法典宣传,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进一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绍兴市上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小越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退役军人优抚政策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退役军人发放宣传手册,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现场答疑解惑。此次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80余份,提供政策咨询20余人次。
情暖夕阳红
海宁市军休所、桐乡市军休站联合组织20余名军休干部,前往浙江省荣军康复医院开展为期4天的疗养活动。疗养期间,军休干部参观三门亭旁起义旧址,探寻红色记忆;走进中国防空博览园,追寻英雄足迹,重温百年防空的壮丽历程;聆听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讲座,提升健康保健意识;体验蔬果采摘活动,享受田园乐趣;观看红色故事展,重温光辉岁月等。军休干部纷纷表示,本次疗养活将健康疗养、政治学习、政策宣教有机结合,很有意义,深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倍感荣耀。
(综合多地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