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报】“传家宝属于马家,更属于大家”

发布日期:2025-04-21 08:56 信息来源:中国国防报 浏览次数:

皖南仲春,阳光明媚,繁花似锦。安徽省石台县仁里镇三增村村民马小松的家里热闹非凡。军地人员齐聚于此,共同见证一场革命文物捐赠仪式。

马小松今年53岁,他的爷爷有3位兄弟,分别是马沙林烈士、马旺龙烈士和马旺继烈士。革命战争年代,三兄弟一起参加红军。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马家三兄弟随部队留在皖南地区同国民党反动派周旋战斗,后在祁门一带牺牲。

“这3张证书是家里最珍贵的传家宝,承载着我们家的荣耀,现交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好好保管它们,让它们发挥更大作用。”捐赠仪式上,马小松代表家人向安徽革命军事馆郑重捐献了3张《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虽然过了72年,但3张纸质文物几乎没有虫蛀霉变。可以看出,马家人对革命先辈的荣誉是多么珍视。”该县人武部领导说,民间保存的革命文物往往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们通过家庭成员代代相传,经历更多世事变化、留下更多时光印记。

马小松回忆道:“父亲在世时,每年清明节都要把证书摆出来,然后对着祁门的方向,也就是3位爷爷牺牲的地方祭拜。他说:‘天下太平了,后人莫忘记前人的功劳’。”

皖南地区多雨潮湿,为保存好这些《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马家人用了不少心思,米缸内、木匣里、樟木箱中,他们都放过。改革开放后,马小松一家还搬过几次家,可是无论走到哪里,家人都一直将装有证书的木箱子带在身边。

为什么要捐出珍贵的传家宝?马小松说:“传家宝属于马家,更属于大家。”

安徽革命军事馆负责人告诉笔者,这3张证书将会被永久展示。在“新家”里,它们将和其他的革命文物一起,向人们讲述那段风雨如晦、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