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4月18日,由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承办的“兵心永向党——英烈红色文化战地思政课”首次跨越省界,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皖某部开展巡回宣讲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该部官兵带来一场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红色文化思政课,也标志着浙江英烈文化宣传从“在浙深耕”迈向“跨域联动”的创新实践。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章寿禹参加活动。
本次思政课历时60分钟,采取现场宣讲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以“传承英雄血脉、奋进强军征程”为主题,分为“追寻、铸魂、传承”三大篇章,来自全省各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的8名英烈讲解员和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5名大学生宣讲员依次走上舞台,运用舞台剧、情景剧、情境朗诵、主题讲述等“沉浸式”宣讲形式,先后将《不倒的红旗》《浙西南刘胡兰——潘香凤》《泛白的旗帜 深情的守候》《搏击长空的山鹰》《一封没有发出的信》《一生的等待》《“炸不断”的电话线》《回家》等8个英烈故事一一展现。
舞台上,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新四军战士徐婴、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金耳世,到“血战一江山”的陆海空三军将士、“誓死捍卫祖国”的解放军战士雷衍彩,中国军人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共系,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英勇战斗;从“宁波农运大王”竺清旦、宁死不屈的中共地下女交通员潘香凤,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理论方案设计者——邓稼先,中国青年的奋斗之旅、追梦之路,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活动最后,全体宣讲员诵读的诗歌《信仰的力量》,字字铿锵、句句千钧,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铭记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传承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课堂上,宣讲员们“情景沉浸讲”,官兵们“故事沉浸听”,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教育更加入脑、入心、入魂。现场官兵纷纷表示:“故事选得好,讲得好,让革命英雄和强军典型走近官兵、可信可学,鼓舞兵心士气!”一名基层连队主官表示:“这次宣讲活动,既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更是一场听党指挥、敢打必胜的行动接力。我们要高擎英烈传递过来的精神火炬,像英烈那样坚守、像英烈那样奋斗,向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据悉,浙江英烈文化思政课“进军营”巡回宣讲活动,是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创设的宣教品牌活动,每年组织全省英烈讲解员和志愿者宣讲员深入驻军部队开展宣讲10余场,参与的线上线下官兵达2万余人次,活动动态多次被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人民号”客户端、潮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关注报道。下阶段,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将以此次出省宣讲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整合长三角(沪苏浙皖)抗战英烈事迹和革命文物故事,通过专家精讲、讲解员宣讲、青少年、老兵活讲等方式,牵头组织开展“铜墙铁壁”长三角(沪苏浙皖)抗战英烈故事巡回宣讲活动,推动构建长三角全方位育人共同体,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上好上新“大思政课”,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