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温州洞头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丰碑肃立。来自全国各地的35军烈士亲属及官兵子女后代20余人,手捧鲜花与花篮,缓步走向纪念碑。人群中,周全明烈士的遗腹子周洪德颤抖着抚摸墓碑上父亲的名字,哽咽道:“70年了,第一次见您,我都当爷爷了……”他轻轻放下从山东老家带来的一捧黄土,泪水模糊了视线。这场跨越千里的祭拜,凝聚着几代人未曾言说的思念。
寻亲之路:从山东到洞头的牵挂
2021年7月,时任洞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彭世伟带队远赴山东沂水县,开展“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一行人走访慰问9名解放洞头战役中牺牲的沂水籍烈士家属,并与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座谈会上,彭世伟向烈属们发出邀请:“希望你们能亲临洞头,看看父辈为之献出生命的土地。”
时隔四年,这份承诺在2025年3月得以兑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深夜前往动车站迎接烈士亲属,其中许多人首次踏上父辈“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场。局工作人员全程陪伴烈属参观35军曾驻扎的旧址,重走父辈守卫的海防线。在烈士陵园,周全明烈士孙女周希红落泪讲述:“我爸爸很可怜,爷爷牺牲后,奶奶生下小孩,很快就走了,爸爸小时候是喝姥姥奶长大的。”(注:其父亲母亲一个村长大。)
血脉传承:英雄部队的光辉记忆
解放洞头战役中,原35军的刘明亮、尤洪仪、高景成、周全明等战士壮烈牺牲。这支英雄部队的历史可追溯至抗战时期的鲁中军区,曾参与平型关大捷、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更在1949年率先攻占南京总统府。
原35军105师师长方明胜之子方绍清动情道:“父亲曾驻守洞头多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刻着他们的热血。”“这支队伍涌现无数英烈,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他望向陵园内的纪念碑,声音哽咽。
使命接力:让英魂不再孤单
“据了解,洞头籍和牺牲在洞头的非洞头籍烈士有241位,很多籍贯是在省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宣陆介绍,“为烈士寻亲,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自洞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以来,积极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目前已为在洞头牺牲的36名烈士找到亲属,后续还将继续开展烈属寻访,通过联动志愿者,修复烈士照片,对英烈事迹进行“抢救式”挖掘等方式,让更多模糊名字重归家族记忆。
离岛时,海风裹挟细雨拂过陵园。周洪德回望墓碑,轻声道:“爸,我们回家了。”远处,浪涛拍岸,仿佛回应着跨越时空的誓言。寻亲的故事仍在继续,而洞头的山海间,英雄的血脉永远炽热。
(洞头区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