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护国土,到守护患者,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他作为一名“守护者”的责任感。”近日,央视发现之旅频道《影响力时代》栏目播出退役军人、义乌市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德松完成角色转换,继续承担“守护者”工作的故事。
1974年,服役满4年的周德松退伍返乡后,开始跟师傅当起“乡村土郎中”,为周边乡村百姓诊治伤痛疾患。中医学习艰苦,耗时又费心。面对困难,周德松凭借在部队磨炼出来的一股韧劲,经过拜师学艺和自身多年的刻苦钻研,终于掌握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1985年,已过而立之年的他考取从医资格证,并在当地正式开办中医诊所。
在他珍藏的几个药方中有一个专治骨质增生的药方,被他被视若珍宝,“这是我师傅在病床前口传给我的。他们家世代从医,这个药方经过几代人的验证,凝结几代人的心血,特别不易。”周德松说,为提升中药的疗法疗效,他访名医、读典著、集民方、以身试药,走遍义乌境内以及附近地区的所有山头。他对病人的诊疗,有一套自己的原则:取材要精良,炮制要古法,望闻问切要仔细,阴阳虚实要认定,年龄体重要辩证,病中有病要兼顾,药方君臣佐使要得当。
骨质增生经周德松医治,治愈率高而且不易复发,全国各地、甚至在义经商的韩国、巴西、埃及、南非、巴基斯坦等国患者慕名前来。2010年12月,义乌市德松中药颈腰椎骨质增生研究所成立;2021年7月,义乌周氏骨质增生诊疗法被列入第八批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为弘扬我国中医文化,周德松把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实践的经验成果进行推广,其署名文章在《世界中西医结合》《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等杂志发表,还有甄别地收了30多个徒弟,将平生所学手把手地教给他们。
在传承中医文化的同时,周德松一直肩负着社会责任。早年就开展了为养老院五保老人义诊,之后又挂牌“退役老兵义诊检查”,至今已为退役军人免费诊治、免除药费近300人。2019年,周德松经营的骨质增生研究所被授予义乌市佛堂镇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理事单位。对于上述这些,现已古稀之年的周德松诚挚的说:“这是我作为一位退役军人应有的情怀”。
(义乌市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