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江,王春林的名字虽说不上家喻户晓,但也是远近闻名。王春林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他医术精湛,还因为他医德高尚。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有一份浓浓的拥军情怀。
“虽然这辈子我没当过兵,但我对军人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从心底里敬慕他们。”1957年出生的王春林是土生土长的浦江人。从小,他就有一个从军的梦想,非常向往绿色军营的火热生活,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后来,王春林开始学医,并创办王春林正骨保健院,用正骨手法治疗颈椎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春林和军人结下不解之缘,还得从一件小事说起:2003年4月,武警浦江县中队士官李亮(化名)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跑了好几家医院效果都不明显。后来,李亮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了王春林的正骨保健院。王春林针对李亮的病情,采用正骨手法和物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给他做了腰部正骨,配制药膏,并赠送矫正腰带。保健结束后,李亮要付款,王春林扬起病历说:“你是武警中队战士吧?给你们治疗,免费!”并叮嘱李亮每周三次到保健院接受理疗。在他的精心治疗下,小李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重新回到训练场上。
从那以后,中队战士只要手脚扭伤,腰腿疼痛,都到王春林的正骨保健院治疗,而王春林也乐意给战士们保健疗伤。为了让战士掌握科学的方法,王春林还经常到中队向战士讲授腰椎、颈椎保健知识,并根据战士的身体特点,自创一套训练后按摩放松的手法,让战士互相按摩,缓解肌肉疲劳,战士们都亲切称他是中队的“编外军医”。战士们五公里越野要从王春林的门前经过,王春林就预备矿泉水,一人递上一瓶,让战士们解渴。暑期,他经常将西瓜拉到中队让战士们消暑。战士们过意不去,执意要付钱给他,他佯怒:“付钱给我,你们就不把我当做中队的一员了。”
王春林的举动赢得战士的尊敬和爱戴。2003年老兵退伍前夕,王春林来送老兵,6名老兵抱着他,久久不肯放手,他们自发制作一面“编外军医、品德高尚”锦旗送到他的手中。一次浦江消防大队一战士腰椎间盘突出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王春林连续为他免费保健30多次,直至他康复。很多现役军人、官兵及家属慕名而来,王春林免费给他们做正骨保健。
王春林说:“军人是国家的脊梁,他们的健康连着部队的战斗力,部队战斗力连着社会的安全稳定。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战士的默默奉献。我只是尽我一点绵薄之力,表达对他们的尊崇。”
王春林鼓励儿子去当兵,大儿子当了两年兵;小儿子因错过兵龄,王春林就让他到部队去做文职工作5年,同样接受部队熏陶和锻炼。
“医生是天使,是为病人解决病痛的,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王春林常常教导儿子要善待病人,如果是孤寡贫困老人来做保健一律免费,家庭困难的来做保健要多给他们做几次。王春林不仅帮病人正骨保健,还教他们做康复操。
在王春林的保健院内,挂满各式各样的感谢锦旗,然而一张看似简单的告示却格外令人瞩目,上写:现役军人、公安干警、低保老人免费;退役军人、烈军属、外来打工人员优惠。短短几句话,却是王春林对社会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也是他拥军的一个切实体现。20多年来,他一直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一个军旅梦,一世拥军情。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怀揣着对军人的尊崇之情,王春林将拥军当成荣耀,他表示一辈子都会这样坚持下去。他说:“我不仅自己拥军,还要让我的儿子、孙子都继续做下去。”
(陈昭君、曹健、林文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