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 | 他用“三个承诺”托起强村富民梦

发布日期:2023-06-09 14:08 信息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浏览次数:

桐乡市111.png

眼下正是农忙季节,桐乡市石门镇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刚启动第一批单季晚稻的流水线播种。育秧中心里,一位身材精瘦、皮肤黝黑的男子盯着播种流水线看得专注。

他叫张卫兴,是石门镇春丽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跟“粮油”打了几十年交道,张卫兴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种粮书记”。最近,张卫兴又多了一个“头衔”。

近日,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名单公布,张卫兴榜上有名,作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获得表彰。

“这些年获得的荣誉对我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激励,更是一种提醒,不要忘记自己许下的三个承诺。”张卫兴说。

第一个承诺:“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1996年12月退役后,张卫兴选择进入春丽桥村成为一名普通村干部。彼时的春丽桥村由于位置较偏远,早期交通不便,长期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经济基础一度非常薄弱。有人问他:当时村里这么穷,你为什么要留下来?

为什么要留下来,还一干就是这么多年?是军人的意志,也是张卫兴心中对自己、对村民许下的第一份承诺,“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村子增收,村民致富,成了张卫兴心头大事。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卫兴得知有个浙江省级千亩粮食高产示范区创建项目要放在春丽桥村,时任村党总支副书记的他,立即向村里提出了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我们可以把村民的承包土地流转过来、进行集中运作。一来农户可以根据承包土地的多少兑换相应数量的粮食,解决‘吃饭’的问题,二来可以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走出来,从事第二职业。”张卫兴“大胆”的建议得到村“两委”的采纳。

于是,以浙江省级千亩粮食高产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张卫兴带头成立了桐乡市石门镇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进行集中运作,迈开步伐探索粮油产业规模化、机械化的路子。

合作社成立第一年,只签约300亩土地,不过年终收成却比往年增加10%。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将土地承包给合作社的村民越来越多。签约的土地面积也越来越大。2013年,春丽桥村水稻高产千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929公斤,高产攻关田最高单产更达958.5公斤,成为当年嘉兴市水稻单产“状元”,创桐乡市历史新高。

如今的合作社,已经扩展到社员154名、各类农机具108台、固定总资产超过8000万元,服务面积2.8万亩,每年稳定收入达到了600万元,成为桐乡市服务面积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最显著的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

至此,春丽桥“靠田吃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粮油产业共富路,成功摘掉“薄弱村”的帽子。近年来,春丽桥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对道路进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进一步增添“颜值”;投入500余万元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一幅村庄美画卷跃然眼前。“以前村里条件很差,现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张书记真是说到做到。”村民们对现在的生活和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第二个承诺:“做乡亲们最信任的人”

合作社越做越大,春丽桥村越来越强,但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事实上,合作社成立初期,不少村民并不认可。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村民对此事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土地就是“命根子”,认为没了土地就是没了饭碗,另一方面也担心合作社会亏本,要说动村民流转土地,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张卫兴积极上门动员村民,着重帮他们“解惑”。

“土地只是暂时交给合作社管理,这样大家既可以拿土地流转的钱,又可以抽出身去干别的活,是不是就能赚两份钱了?”……张卫兴抓住“增收”这一关键点,通过村民小组会议、百姓议事会商、走家串户访等多种形式,不厌其烦地向村民分析土地流转的好处,细算长远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最终以真诚和真心换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建社容易运作难,过于新奇的耕作模式、产量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又引发村民入社积极性差、社员不信任情绪高涨等一系列棘手难题。作为合作社的第一批社员,将信将疑的村民陈建奎勉强加入,但一开始还是对合作社投了不信任票。

“亩产1000斤不到的话,我们赔偿。”张卫兴当场作了保证。

尽管由于新技术操作不熟练等问题使合作社第一年亩产没有达标,但张卫兴的一诺千金却迅速吸引一大批村民相继加入。第二年情况马上发生变化。农田托管后,机械化生产不仅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还增加粮食产量,周边农户纷纷报名,要求把粮田交给合作社打理。

“村民既然选择相信我,那就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这些年,合作社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为村民和种粮大户提供农机耕作、植保、机割、粮油生产、销售等服务,还给村民发放粮票,让他们吃上质量有保障的新鲜稻米。

第三个承诺:“让这粒米越种越香”

如果说合作社的成立,是春丽桥村迎来新生的“一小步”,那么“大米抱团”项目的实行,则是春丽桥村蝶变重生的“一大步”。

石门镇是桐乡传统农业大镇,农业资源丰富,但规模小而散、农技推广难、效益低等问题制约着粮食产业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

2019年,张卫兴大胆提出“大米抱团”的想法,联合周边多个村抱团成立粮油公司。很快,在政府牵头下,包括张卫兴在内的9个村负责人坐在一起,让张卫兴出乎意料的是,大家的想法竟然非常一致。

就在这一年,在张卫兴牵头下,春丽桥村联合颜井桥、陆家庄、崇安等9个村,共同出资成立桐乡石门湾粮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起“一站式稻米产业服务平台”,实现从耕、种、收到加工营销为一体的粮油全产业链模式,并以“石门湾”品牌统一对外营销。此举带动周边8000余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也让春丽桥村集体经济迈上新台阶。

“抱团合作第一年,我们就实现分红,虽然钱不多,但大伙都看到希望。特别是2021年9个村每个村分到40万元,大家都很开心。”张卫兴说。

这几年,石门湾粮油公司如火如荼地发展,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粮油加工数字工厂,先后建起烘干、悬浮燃烧、智能碾米、稻壳打包、自动包装等全套智能设施。张卫兴自豪地说,他们是浙江省唯一一家实现粮食全产业链的公司,这意味着从种子到大米,再到销售,都能在这里完成。

对于种粮事业,张卫兴不满足,也不止步。目前,张卫兴正积极建设数字化粮油展示中心。这不但能进一步提升“大米抱团”的效益,还为发展农旅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进行有益探索。“明年合作社打算加大投入,扩大生产服务功能,让石门湾大米越种越香。”张卫兴说,“我想让桐乡百姓都吃上优质的本土稻米,还想把这粒米卖向全国,让更多老百姓来认可石门湾大米。”

诺不轻许,践行半生。张卫兴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广袤的农村,用实际行动兑现强村富民的郑重承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浙江省‘千名好支书’”等荣誉称号,这是对他20年来扎根乡野、奔走田间的最美注解。

(桐乡市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