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 | 执着敢拼的“老黄牛”

发布日期:2023-02-15 14:27 信息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浏览次数: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凡坚守。从“橄榄绿”到“警察蓝”,陈国华用专业敬业、甘于奉献,讲述了一段不平凡的退役军人故事。

义乌111.jpg

勤勉好学练就“行家能手”

2005年,陈国华从部队转业到义乌公安系统,先后在派出所、信访科工作了11年,基层一线的锻炼,逐渐让他打磨出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劲头。     2018年1月,陈国华转岗至义乌市公安局办公室,成为机要、保密、档案“三合一”专管员。面对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新工作,他重新出发,把业务学习、素质提升作为重点,在实践中学、从书本中学、向老同志学,逐步掌握各项工作规定和业务技能,从“门外汉”逐渐成为“行家里手”。     到新岗位不久,陈国华就遇到每年档案整理入库任务,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资料,他也难免“头大”,但短暂的压力过后,更多的还是责任。     陈国华从学习档案法、档案条例及各项规定入手,不懂就虚心请教、查找依据,认真记录学习笔记、工作事项和心得体会。为了做出工整、美观案卷,他反复练习档案皮折叠,手指磨破皮、练出茧,依然勤练不止,最终熟能生巧,3分钟内就能完成折纸、打孔、装订,做出一本匀称、规范的文书档案。靠着学习钻研、勤奋练习,不到半年,陈国华就完成当年8千份文书档案分类、整理、归档工作。     2019年,他又报名参加浙江省档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常利用余暇、周末收心学习。第一年考试,陈国华抱憾没有通过;第二年他继续学、继续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实现自己的目标。     “勤能补拙,学可医愚,部队的学习告诉我要牢记‘永不服输’四个字。”陈国华说道。

辛苦指数换来工作“加速度”

作为“三合一”专管员,陈国华感受最多的就是时间不够用。为了保质保量把每项工作落实好,他一方面是弹好钢琴,抓住主要矛盾,按照事情轻重缓急统筹协调各项任务。另一方面,“白加黑”“5+2”成了他的工作常态,用来弥补时间的匮乏。

“三项工作,每半年就要接受上级检查,准备台账,每季度要下基层去指导,解决问题,经常看陈师傅忙得‘马不停蹄’。”陈国华的同事说道。为了规范保密台账,陈国华加班加点,研究制定保密工作台账样板,对注意事项逐一细分明确。样板推行使用后,收到大家的点赞:“按照模板做台账,既快速又规范,还不遗漏内容”。     工作中发现有些单位档案员更换频繁、档案基础薄弱,陈国华在加强培训指导基础上,结合实际编写适合新手“上路”的《派出所档案整理规范》,有效化解新档案员不懂不会、重复返工的问题。     辛苦指数换来的是工作的“加速度”,办公室近几年建设的重点项目,处处都有陈国华的身影。通过他的努力,单位实现档案数字化,扫描档案953.3万余页,产生11.2TB信息,为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便利支撑。

主动作为助力“精品佳作”

2021年初,义乌市公安局启动公安志编撰工作,为了把义乌公安的发展历史记述好,把公安工作经验总结传承好,陈国华找来其他县市、单位特别是省公安厅已出版的志书,认真研读志书体例和特点,专程到市史志办、金华市局志书编撰专班对接、讨教。     在充分研究、学习借鉴基础上,陈国华拟写《义乌公安志编撰方案》,提出志书目录、框架及出版时间等建议,得到党委会认可和批准,为顺利启动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1月编撰专班成立后,他积极向局领导汇报,申请人员、经费、办公设备,并联系邀请专家前来授课传道,为专班做好服务保障。在编撰工作进入总纂统稿关键环节,他又主动请缨,充当志书统稿员、审核员,对部分单位上报材料进行润色、修改及保密检查,为编写精品志书倾注大量心血。     “作为办公室的一员,我和其他同事一样,不用经历那些‘刀光剑影’,更谈不上有什么丰功伟绩,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坚守军人初心、永葆奋斗底色,陈国华如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将所有的热情和精力献给平凡的工作。

(义乌市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