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 | 共富路上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2-06-10 14:38 信息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浏览次数:

“当兵三年,受益一辈子。从部队退伍后,我办过企业、开过茶楼,后来到村里上班,又当了村书记,当村书记和当兵,有些东西是相通的。”说起自己的经历,长兴县水口乡水口村党委书记林圭洪笑着感叹。

脱下军装、担起村书记职责,像他这样从军人转变角色成为村书记的,在长兴一共有54人,他们被称为“兵书记”。他们投身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扛起建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富美长兴的担子,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

54名领路人

2009年到村里上班、2015年担任当时村党总支书记,这是林圭洪人生的新阶段,也是水口村发展的新阶段。

2021年,水口村经营性收入达到397万元,占比20%。

村里闲置的土地、厂房、集镇店面都清理出来了,该招商招商、能出租出租,村里增收渠道多了。“就像这个项目,招商引资落户在我们村,每年土地租金100多万元,村上还有十来个人在这里上班,保安、保洁等岗位都有,家门口就解决就业了。”

村里目前有党员106人,成立党委。党员队伍强大了,村里很多事情就好办了,他们成为村级事务发展参谋长、执行人,一步一步勾勒出水口村的富美前景。

钱晶晶,洪桥镇太湖村党总支书记。退役后于2017年到村里工作。当时太湖村一度因矛盾多、信访多、负债多,被冠上“三多村”的名号。

后通过发布移风易俗试点内容、成立和治理事会、构建诚信积分体系,太湖村打了翻身仗。修缮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大项目……村里喜事一桩接一桩,还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

先富不忘乡里人

2.浙江省长兴县退役梅忠明在西瓜种植基地采摘西瓜。

种西瓜,让退役军人梅忠明日子越过越红火,还带着周边乡亲一起致富。

2006年,梅忠明退役,先后办过金属冶炼厂、卖过西瓜。正是卖西瓜的经历,让他心里有了一个田园梦。

2018年,在画溪街道,梅忠明这个梦实现了。东拼西凑50万元启动资金,长兴农民哥家庭农场办起来了。葡萄、梨子、西瓜等十多种水果,还有茄子、黄瓜、辣椒等应季蔬菜,成群的鸡鸭鹅在果树下觅食,家禽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滋润着果树,绿色有机循环的理念在农场一一体现。

农场发展得红红火火,不少村民纷纷前来取经,梅忠明总是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现在,大家对食品安全比较重视,必须走绿色无公害条路,这也是跟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契合的。”他说。打理300亩农场不是一件轻松活儿,由于果园工作量比较大,所以梅忠明平时也会招聘村里的闲散劳力前来帮忙种植、养护、采摘,让他们再多一份收入。

梅忠明种瓜带领乡亲致富,和平镇吴村村的退役军人吴立成通过电商卖茶,同样为村民开辟增收渠道。

2010年退役的吴立成,回乡后干过不少营生,2018年开始做电商,在抖音拥有200多万粉丝。看到村里不少茶农家里茶叶没有销售渠道,吴立成利用自己的直播间,帮助老乡卖茶叶,并且手把手教想要自己做电商的村民。每到采茶季,吴立成就穿着迷彩上门收茶,自己年收入百万元,也解决茶农的销售难题。

退役不褪色

为了帮助退役军人更好融入家乡生活、投身家乡建设,长兴通过举办退役士兵返乡欢迎仪式和适应性培训班,不少企业都会向退役军人开展定向招聘,也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提升知识技能,融入新岗位、适应新要求。

脱下军装回到地方,每一名退役军人都是长兴的建设者和奋斗者。“我们要找到自己的长处,展现退役军事的风采。”退役军人、夹浦镇长平村党总支书记吴建红说,退役后,他到村里当了民兵连长,后来又当了村书记。“每年台风季,我们都会去支援其他乡镇抗洪抢险。”

2017年5月,吴建红成立长兴县地质灾害救援协会,主要由部分民兵连长、退役军人、基干民兵、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组成。

2018年年初大雪,县地质灾害救援协会第一次出任务,对夹浦镇范围内104国道进行积雪清理。当时,吴建红和其他两名队员开了3台重型装载机开展工作,从当天晚上7点多钟工作到第二天晚上10点钟,全力保障道路畅通。

抗洪、防台、抢险救援……“我们协会有装载机、起重机、重型吊等各类重型救援机械设备100多台,总装备资金1.3亿元,是湖州市唯一一支从事地质灾害救援的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吴建红说,专业救援在应急救援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作为退役军人,他们也可以在建设长兴、造福群众的行动中贡献更多力量。

(长兴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