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军休干部口述历史系列展播 | 军校的洋学生

发布日期:2022-02-10 16:49 信息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浏览次数:


黄韬略,正团职,中共党员,湖南省湘乡市人,1925年10月出生,1949年2月入伍,1984年4月离休,现为浙江省嘉兴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军休干部。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南京军区和浙江省军区先进教员、先进工作者。

点击播放视频


一只小皮箱

我搞了一辈子军事地形学,还在浙江大学讲授毛泽东思想。

1950年秋天土地改革时,我们家被划为贫农,分得11亩土地、一口小池塘、8间瓦房,还有地主家的一些衣物和一只小皮箱。

为什么小皮箱在我这里呢?因为我父母亲讲,家里穷了一辈子,什么都没有,这个小皮箱就是激励我,永远记得共产党的恩情。

我父亲于1952年不幸去世,我因军校教学任务繁忙脱不开身,做不到忠孝两全。直至1954年我休假回家探亲,才到坟前告慰父魂,并将这个小皮箱拿到身边一直珍藏。

教授外军军事地形学

从1950年8月8日当教员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扑下身子,严谨治学。

1970年南京军事学院被撤销,到兵团去搞生产,眼看教学生涯就此止步,在整理行装时,我毅然将伴随我度过几个日日夜夜的军事教材和教案珍藏起来。

我学习军事地形学的时间短,底子薄,要完成党赋予的教学任务,唯一途径,只有以勤补拙,从干中学。

为把地貌课讲得更加形象直观,我经过反复思考、试验,并从复合幻灯中得到启示,制作显示等高线种类的分层挂图和用等高线显示地貌原理的多用模型,提高了教学效果。

我也养成思考问题和每晚读书的习惯。从1952年起,我陆续撰写和搜集教学心得、各种读书摘记和剪报等约五十万字的教学资料。有一次与工兵骨干训练队硏究教学方法时,我提及许多名人、学者的治学经验,有理有据,学员信服、爱听。

1978年,我第一次接受讲外军课的任务,为了弄通每一个问题,经常加班到深夜,看了大量参考书,编写教材、教案,绘制图表、幻灯片。为了上好标图课,在三伏天里,白天汗流浃背,晚上蚊虫叮咬,带着老花镜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标了十几张示范图。其中有一张战斗经过要图,在不到十厘米见方的地形图上绘制近百个标号,笔笔清晰、层次分明。真正领略到“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这句至理名言的含义。

(厅军休处供稿,口述/黄韬略,记录整理/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