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8月14日,淞沪会战爆发后的第二天,日军航空队18架攻击机轰炸大陆沿海机场,其中9架飞临杭州笕桥机场上空。中国空军第4大队高志航大队长紧急率领全队主动升空迎战,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中国空军无一损伤。笕桥,是在战火中浴火重生的土地,是中国空军的诞生地之一。在这片充满豪情热血的土地上,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铁血战士保家卫国,世代延续着笕桥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
杭州市上城区笕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于2019年5月,辖区内共有20家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2149人。近年来,服务站秉承着笕桥“红色”基因,继续发扬笕桥“精神”,擦亮笕桥“红星”品牌,全力推进退役军人工作上新台阶。2020年,服务站获评全国首批“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浙江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杭州市首批“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等荣誉。
建强“红色体系”,吹响服务保障“集结号”。建强“1+20+N”服务体系,即一个街道服务站,20个社区服务站,N个社会组织。将“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等统一作为服务站红色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内容,同时布设退役军人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专栏,打造退役军人身份墙、荣誉墙、风采墙,强化退役军人身份认同感;选拔培养38名优秀退役军人进村社两委班子,15个社区指派退役军人社工专人负责业务工作,打造专业素质硬、情感认同度高的工作队伍;推行“十时联”服务制度,织密服务网络、精准服务内容,为有困难的退役军人送温暖。
创建“红星之家”,共谱服务老兵“协奏曲”。2014年,退役军人曹森淼、高尔松等自发组织成立“红星之家”社会组织,首创“老兵服务老兵”模式,携手街道、区各直属部门,为退役军人提供“公益相亲交友会”“专场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会”等服务。联合辖区多家爱心公益企事业单位,为退役军人提供公益观影、免费健康体检、便民服务、座谈交流等活动,努力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人性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提升退役军人融入感。成立以来,吸纳退役军人、志愿者1360余人,常态合作企业22家、大中院校39所,组织开展各类活动360余场次,负责人曹森淼同志被评为“杭州市最美退役军人”。
镀亮“红色名片”,唱响军人本色“主旋律”。服务站以老兵军旅生活为切入点,结合笕桥红色文化历史讲述革命故事,成立“红星宣讲团”,传承红色基因。整合笕桥抗战纪念馆等优质红色教育资源,突出红色主题,设立现场教学点3个,采取“课堂+基地+实践”的模式,开展“红星宣讲团”进校园、进社区先锋宣讲行动100余场;充分发挥优秀退役军人党员模范作用,组织退役军人参与到反哺社会的活动中来,组建“红星志愿队”,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参与平安创建、文明劝导、“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活动,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心系人民、关爱生命、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美德,提升退役军人幸福感。
关联设施:笕桥中央航校旧址
(省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