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军休干部口述历史系列展播 | 在老挝抗美的日子

发布日期:2021-12-14 16:52 信息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浏览次数:

于清泉,正营职,中共党员,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人,1946年7月出生,1968年4月入伍,1985年4月退休,现为浙江省杭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军休干部。参加过2次援老抗美和1次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功2次。

点击播放视频

屋脊烈日熊  情谊暴晒中

随国际形势变化,我们补充营接到上级命令,由执行援越抗美补充任务,转为援老抗美任务,为老挝筑路勘测做好后勤保障运输。

此时,老挝北部尚无公路,应老挝人民党请求,我国派出援老筑路工程部队,帮助老挝修路。1962-1978年期间,中国共派出工程、地面警卫、防空和后勤保障部队共十一万余人,为老挝修建七条战略公路,总长达八百多公里。

1968年10月12日,我补充营第一批出国连队,二、三、七、九连八百多名指战员,经过八天急行军到达西双版纳磨憨国境线,换上灰色制服,面向祖国庄严宣誓!然后秘密进入老挝北部的原始丛林。

这是我军最早奉命开赴老挝执行援老抗美运输任务的部队之一,在西线为公路勘察测绘人员和民族支队保卫人员运送大米和物资。

老挝北部交通极为不便,部队汽车团把粮食和物资运到国境线后,老挝境内无通车公路,有的只是一条由法国人修了一半的公路毛坯(以下简称毛路)尚可通自行车。根据1956年日内瓦协议,老挝独立后停建这条毛路。部队派出两个单车连队在这条毛路转运,走着走着,毛路没有了,再往前就是悬崖绝壁,骡马走不了,就只能靠补充营的官兵人力背运!

在老挝北部的崇山峻岭中,冒着敌机的轰炸和敌特的破坏,战士们每天背着50斤一袋的大米,有时甚至是两袋,以及随身携带的武器、砍刀铁铲等工具,一站又一站地接力运送,艰难跋涉。

地空对仗

1970年12月1日,我营再次开赴老挝,配属空军高炮15师执行援老抗美对空作战任务。我高炮营部队进驻老挝东线106公里的孟夸阵地,我营部队官兵担负援老筑路工程的防空作战任务。那时我是高炮三连司务长,要想各种办法组织炊事班为部队改善生活。

1971年5月14日,从早晨到中午,警报不断,部队已多次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炮身被太阳烤得烫手,衣服被汗水浸透,炮手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炮位,连吃饭都在炮盘上。官兵坚守阵地,坐炮待命。

就在中午开饭的时候,七架美制F-4C型飞机突然从东南方向侵袭。指挥所发出敌机临近信号:30公里,10公里……几个黑点越来越大,测距机手不断地报告目标距离。

战士们两眼紧盯敌机,跟踪目标。阵地上一片肃静,鸦雀无声。突然,一架敌机向我五七炮营阵地发射几枚导弹,把雷达和指挥系统全部摧毁。

正在吃午饭的官兵,包括刚到的新兵和准备退伍回国的老兵,扔下碗筷直奔炮位,第二架敌机又投下杀伤力很强的钢珠子母弹、火箭弹、气浪弹、蝴蝶弹,炸弹像暴雨一样散落在阵地和周围。顿时整个高炮阵地火光四射,响声震天,整个山头都在像地震似的抖动。

我方一门门火炮带着仇恨的炮弹射向敌机,一张张的火网将敌机团团围住。几十秒钟过后,整个阵地停止了射击。空高炮15师五七炮营,多门高射炮被损坏,翻倒在地上,阵地上遍地是牺牲和负伤的官兵,阵地到处都是鲜血……这次的对仗,我们击落两架敌机,击伤一架。

那时,我们后勤人员冲到五七炮营阵地抢救伤员,不顾一切地挖埋在伤员身上的泥土,抢救一个一个被炸伤的战友,为他们包扎伤口,没有担架我们就背或用双手抬。

在附近的工程兵307团也很快组织官兵开展战场救护。野战卫生队立即腾出病床手术室,全员出动抢运伤员。阵地的便道被炸断,汽车开不出去,山脚路窄无法掉头,汽车停在一公里之外,官兵扛着棉被冲上阵地抬伤员,一批一批送去战地医院急救,伤员的鲜血顺着翻斗车的车厢缝隙往下流。搬运回来的牺牲战友的遗体摆满了阵地旁的几顶帐篷。也有很多伤员虽然当时救回了,却在去医院的路上或者抢救过程中牺牲了……

(厅军休处供稿,口述/于清泉,记录整理/林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