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军休干部口述历史系列展播 | 决不当俘虏

发布日期:2021-10-13 15:12 信息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浏览次数:

童师永,正团职,中共党员,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1931年8月出生,1949年5月入伍,1981年9月离休,现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军休干部,参加过抗美援朝上甘岭战斗,荣获军级单位通令嘉奖。

点击播放视频

决不当俘虏

1949年,只有18岁的我在老家浙江省衢州市的一所师范学校读书。随着衢州解放,我便主动报名参军,成为第二野战军12军31师93团的一名宣传员,参加解放大西南、贵州剿匪等大大小小30多场战役。1951年3月,已是一连60炮排副排长的我跟随所在部队紧急赴朝,从辽宁省宽甸进入朝鲜。

第一阶段胜利返回后,在山里休息,准备第二阶段搞穿插,过了眙阳江,一夜要穿过许多道封锁线,在一条山沟里隐蔽,遭到敌机袭击,6架飞机轮番扫射轰炸,部队损失较大。我的周围被敌机枪打了许多弹坑,离我二十来米处爆炸了凝固汽油弹,只感到一股猛热,弹片擦破了额角,满脸是血。

返回时,敌人追击迫近。敌人在山上,我们在山沟里,漆黑的夜里,我们还得往外摸。知道情况紧急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决不当俘虏!

返回到眙阳江时,敌人飞机炮火在渡口封锁严密,强行通过时部队的伤亡比较大,我身后的一个同志牺牲了。我跟随一部分同志涉过眙阳江,翻过几个山以后,才较安全。炒面也早已吃光了,饿了几天肚子后,以野菜冷水充饥。在杨口时见到了政治处其他同志,一起煮了一点野菜吃,继续行军。

九班只剩1名战士

谷山休整3个月后,我第二次返回朝鲜前线,分到九三团一营一连四排任实习副排长,带领一门火箭筒配合无坐力炮,早出晚归伏击敌人坦克。后来带领一部重机枪,一门火箭筒,配合一个步兵班,坚守右翼小组阵地,大约两个月左右,与敌人搞了几次互相射击,敌人炮火机枪威胁较大,完成了坚守任务。

我所在的部队进驻朝鲜金城,与相距一千米左右的敌军开展了大半年时间的对峙,即转赴上甘岭参加战斗。我们部队向前时,敌人炮火封得很严实,有几个地段,炮弹像炒爆豆似的呼呼地连成一片,在过封锁线时,我肩上扛的爆破筒都被弹片崩得叮当作响。

我们坚守597·9高地一号阵地,主要困难是缺水。敌人飞机大炮多,炮弹铺天盖地飞过来,我们到达阵地后又被封锁了坑道,后面的物资根本送不上来,前线战士几天几夜没水喝。

没水怎么办?大家都把上衣脱掉,胸部紧紧贴着岩壁,吸一点潮湿的凉气。有的战士把牙膏挤出一点抹在额头上,感受一点清凉。坑道低洼处有个小坑,里面有些从石壁上渗下来的水,其实大部分是小便和伤员的血,渴极了就每人轮流喝一点,稍微补充一下水分。

作战间隙,需要绕到500米外的山后,找炊事班把水和食物运到前线,这条路有一段被敌人火力严密封锁,经常有战士牺牲。有几天一班长李树轩带着两名战士往前线运送物资,前前后后运了8次,不幸的是,第三天傍晚,战士杨同英中弹牺牲。

上甘岭战役中,15军打出了赫赫威名,但也十分惨烈。

我们上去后发现,地面陷进去膝盖那么深,山头被炮火削掉了3米。我们部队奉命投入战斗,光突破敌人封锁就付出了不小代价。

上级的要求是:60%的人到达阵地就是胜利,坚守一天就是完成任务。我们在黑夜趁敌人炮火停歇间隙一个排一个排冲过去,第三排通过时敌人开火了,大部分战友伤亡,一个安徽阜阳的战友就是在那轮炮火中牺牲的,九班只剩下一名战士。

(厅军休处供稿,口述/童师永,记录整理/郑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