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军休干部口述历史系列展播 | 七死一生

发布日期:2021-10-12 16:16 信息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浏览次数:



樊金然,副师职,中共党员,四川省成都市人,1933年6月出生,1951年5月入伍,1988年10月退休,现为浙江省宁波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第二中心徐戎休养所军休干部。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荣立三等功3次。

点击播放视频

“611”高地反击战

1952年7月,我所在部队从丹东夜行军,跨过鸭绿江入朝,经过11天的行军,到达桥岩山脚下,移交步兵12军接收,驻守在桥岩山南北朝向正面左侧一个编号“611”的高地战壕防空洞里。

连长说,这个高地背面便是几十公里的开阔地带,如果被敌人控制住,就任由敌人长驱直入进入我方腹地了。我们6连是第一批担任反击的部队,若是全连人都被打光了,就由别的连队进驻接替,继续打。

连队接受任务后,战前召开支部动员大会,战友们一个个上台表决心,誓死也要守住这个高地。大家将遗物遗书都准备好了,决定由活着的战友帮助把牺牲战友的包袱寄回家。残酷的战争环境没有能够压抑我们乐观的精神,吃午饭的时候有说有笑,晚饭时许多熟悉的面孔不见了。

我们6连接守“611”高地,漫山遍野飘散着血腥味。预备阵地到前沿阵地有300米战壕,壕里全是死人。连队冲锋号吹响后,我越出战壕,趁着夜色冲向敌人,一边射击。我的武器是苏式弹夹冲锋枪,它不仅消灭了敌人,还替我挡了敌人的子弹,救了我的命——敌人射来的子弹打在枪托上,在我的枪托上留下碗大的弹痕。

最终,我们利用地形优势,取得了这次反击战斗的胜利,成功击退了南朝鲜李承晚部队。战后清点总结,我们全班十二人,牺牲四个,负伤两个,我因为作战英勇被提拔当了班长,荣记三等战功一次。

七次死里逃生

入朝第二天,我们夜行军抵达清川江附近,大约晚十点钟左右,看到对面山顶上信号弹腾空而起,一晃眼工夫美国的飞机就临空了,一颗炸弹就落在我前面不远处,当场炸死了几个人。

第二次,我刚补充到新部队。班长说,外面敌情复杂,敌人这几天时常打冷炮,你暂时不要外出,就待在防空洞里,熟悉手中的武器,练好枪法。话音刚落,一发炮弹就落在防空洞门前。防空洞顷刻间被气浪推倒,我和班长的身体瞬间被泥土掩埋,险些被炮弹击中。

第三次,我们一个排去兵站领粮食,有三十余里路,要翻几个山头,就在几十个人背着大米面粉返程时,突遭敌机扔下的一颗颗炸弹在我前后左右爆炸,直炸得泥土飞溅。我浑身是泥,待在原地直愣愣发呆,战友有的受伤,有的当场牺牲了。

第四、五次都发生在连队伙房周围。连队住在桥岸山上的交通防空洞里,伙房在山脚下沟边上,一日三餐以班为单位,由班里同志轮流下山去打饭菜。某天,我背着班里的饭菜行走在上山的路上,一发炮弹落在我上方,垮塌的泥土将我埋了大半截,一动也不能动。班里同志看我这么长时间没回来,下山来搜寻,才将我从泥土里挖出来。

另外一次,连里为了伙房安全,各班抽一名同志去旁边挖防空洞。那段时间敌人时常打冷炮,一发炮弹落在伙房旁,4名同志当场牺牲、3名同志负伤。所幸,我腿上被弹片划破,无性命大碍。

第六次,营部组织全营扫盲训练辅导员文化集训,地点在营部后面的村子里。营带队的干部通知早饭后去防空洞里学习,注意安全。

我们班是连队从每个班抽人组成的,共13人。早饭后,一路纵队刚出食堂,一发炮弹落下来炸了个大坑,全班13人,5人当场牺牲,3人身负重伤,2人轻伤。我因个子小排在队伍后面活了下来,只溅得满身是泥土,耳朵震得嗡嗡作响,从此我的耳朵就多了个耳鸣的毛病,似小虫子鸣叫,一直治不好。

老百姓中一名朝鲜妇女被当场炸死,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从大腿处被炸断,营领导急忙组织人员送到师野战医院抢救,抬到半路上因失血过多,也死了。

(厅军休处供稿,口述/樊金然  记录整理/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