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军休所通过整合养老、医疗、政治、文体等各方面资源,积极探索资源共享、服务共建的模式,组建“党建红色服务队”“医疗保健服务队”与“红花家政服务队”三支队伍丰富军休生活,推动军休服务提质增效。
加强“党建红色服务队”引领,永葆军休政治本色
县军休所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服务导向,提质聚力,优化军休党建工作。老兵上门送学。通过“山海老兵”每月定期上门发放学习材料,及时分享新理论、新知识,及时落实政治待遇,了解军休干部思想动态,累计发放各类党内学习资料52册,政策解读18份。书记带头领学。县军休所支部书记积极参加军休干部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并带头主动学、积极学、认真学,激发军休干部学习热情,支部书记共开展培训活动3次、上党课2次。红色活动助学。优化红色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深化党员意识,结合军休干部年度疗休养与实际,安排军休干部县内参观蛇蟠垦荒基地、亭旁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经典、专题讨论等活动,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入党、从军初心,发挥余热。军休大学授学。依托市老年大学军休所教学点推动军休大学建设,根据军休干部兴趣需求开设手机摄影、饮食健康与营养配餐、中医经络养生与保健等特色课程,帮助军休干部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融入新生活。
强化“医疗保健服务队”落实,打造军休健康之盾
为切实做好军休干部的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满足军休干部在疾病预防、养老保健、基本医疗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县军休所整合县内医疗资源,组建医疗团队,为军休干部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完善健康档案。对接三门医院体检中心,为军休干部进行健康体检。体检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引导、跟踪服务,主动对接体检中心,开通体检绿色通道,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体检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军休干部体检报告,完善健康档案,全面掌握军休干部的健康状况。构建服务体系。构建由村社、乡镇(街道)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组成的服务体系,村社、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军休干部日常健康咨询管理服务工作,县级医院与市级医院负责常规疾病诊治,帮助军休干部预约转诊。同时,通过义诊等形式,适时为老干部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健康咨询服务,有效提升军休干部医疗保健工作效率。落实优惠政策。与县残联康复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给予军休干部七折的入住优惠,并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咨询等,让每一位军休干部都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深化“红花家政服务队”建设,乐享军休“银龄”生活
针对军休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红花家政服务队”始终坚持以“尊重、关爱、服务”为核心的工作理念,紧密围绕军休干部的实际需求,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团队、精细化的服务内容、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为军休干部打造温馨、舒适、便捷的家居生活环境,让军中红花一直飘扬在军休干部心中。组建专业团队。融合全县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与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资源,从退役老兵中严格筛选合适家政服务人员,确保每一位成员都具备专业的家政服务技能和丰富的服务经验,并由各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担任“家政保障服务队”轮值队长。定期对家政队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家政服务队专业化、规范化、人性化。深入了解需求。通过定期的家访、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军休干部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家庭环境。根据每个军休干部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一系列针对性服务方案,对独住干部着重关心,坚持每日一访问机制,针对日常化自身又比较困难完成的小事,及时为军休干部排忧解难,确保军休服务精准有效,让每位军休干部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服务。建立反馈机制。邀请每位军休干部与遗属组建家政微信群,设立红花服务热线,随时接受军休干部的咨询和反馈。同时,定期组织座谈会、茶话会等活动,与军休干部建立深厚的感情联系,确保服务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强化安全保障。制定安全保障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服务意识。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军休干部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丁建锋、何炫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