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 | 红色教育的活教材

发布日期:2023-04-21 14:24 信息来源: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浏览次数:

战争年代,他用血与火铸就忠诚,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用热血青春诠释祖国卫士的赤胆忠心,为保家卫国、维护和平立下不朽功勋;和平时期,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辛勤付出,在不同的岗位上立下新的战功,用敬业奉献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已至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奔赴在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传的路上,期盼“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中,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位于嘉兴市南湖区的退役军人黄建中同志,就是这样一位思想践行者,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奋斗不息。

残酷的战争实录,让人难以忘怀

南湖111.jpg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平日里,黄建中会在音箱中放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首歌响彻全军,传遍全中国,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黄建中,1930年出生,1950年年仅20岁的他,瞒着家里人偷偷入伍,1951年2月,黄建中以文化教员的身份随志愿军入朝,开启了军旅生涯。在前线战场,黄建中除了完成宣传工作外,最主要任务是和卫生院一起救护和抢运伤员、掩埋牺牲烈士、向阵地运送弹药。

阻击战的时候,连长派他带勤务人员送弹药,中间要通过一道又一道敌人严密的炮火封锁。他们不断想办法摸清封锁线的位置,利用敌人炮兵装弹药的间隙,冲过一道道封锁线……终于走上前线高地时,脚底下竟然是一片焦土,因为敌人反复轰炸下泥地稀松,一脚踩下去噗噗作响,松土向四周飞舞。但是所有人根本来不及多想,汗水淋淋、饥肠辘辘,他们咬牙肩扛几十斤的炸药箱,耳边枪声、榴弹爆炸声催着他们不停的向前跑。

后来黄建中才知道,他是顺利完成送弹药的任务,但那个接过弹药的连长和其他战友,在击退敌人52次进攻后,牺牲在战场。

在炮火洗礼中,他一次次体会着战争的残酷,一次次感受着战友的离去。“我们的一位文艺骨干牺牲了,没有墓碑,我们拆下铁镐柄刻了他的名字;还有一位副排长,被炮火炸的粉身碎骨,我们用铁镐托着堆放在一起埋葬……”这样的事情战场上随时都在发生,面对战友的牺牲,他只有默默哀悼,心中背诵着毛主席给刘胡兰烈士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做好宣传和战勤工作。

因为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黄建中荣立三等功,1952年又被评为优秀文艺工作者,并于当年10月随部队从朝鲜战场回国,但70年前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六百多个日日夜夜,比电影画面更清晰、更残酷的战场,一直印刻在他的记忆里,恍若昨日。

退役后的全新人生,给生活重新上色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1953年黄建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部队工作28年,期间荣立三等功四次、先进工作者等各类嘉奖十余次,1978年转业至浙江省航运公司嘉兴分公司工作。

1982年初他调任造船厂党总支书记,到任后顶着上年尚有4艘船舶没有完成任务的压力,以身作则,带领全体职工,奋发图强,苦战40天,突击完成上年未完成的生产任务,打开了造船厂工作的新局面。之后,他又带领全厂职工乘胜前进,1982年完成24艘,1983年完成32艘,成绩斐然。

1984年7月,他被调嘉兴市负责筹建航管处,1985年任航管处党总支副书记(未配正职书记),黄建中以志愿军老战士勇于拼搏的精神,军魂在第二战场上延伸,开创航管处良好的工作局面,受到市里的好评。他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试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论文,被嘉兴市《政工研讨》刊用。鉴于其积极进取,成效突出,被评为浙江省港航系统政治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后来,他又主管《嘉兴航运志》的编写,完成嘉兴历史上第一部《嘉兴航运志》。转业这些年,他在岗位上也算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他始终不忘初心,勤勉工作。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期间,黄建中老人荣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中心授予“海内外杰出爱国人氏”荣誉称号,并颁发“时代先锋”勋章一枚。在《祖国颂、共和国的脊梁》大型人物传记中,将黄建中老人誉录为2009年共和国脊梁年度人物,赠送“祖国颂”勋章一枚。2020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这些勋章并不仅仅是荣誉的象征,也是对他多年前浴血奋战,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肯定。

退休后,黄建中老人的生活依旧丰富,开始往文化方面发展。他参加嘉兴老年大学学习诗词,后来任诗研会副会长,诗词班班干部。他也是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曾参与编辑各类诗刊,创作的诗词入编国家级诗刊。这些年,他一共创作诗歌300多首,著书《战地黄花——建中诗歌文影集》三部赠送国家图书馆,中共中央党校等。也参加全国诗词大赛,荣获过金奖,一等奖,优秀奖等良好名次。又被授予“百佳中华英雄儿女”“当代爱国诗人”“赤子诗人”等多种称号。

如今已经93岁高龄的黄建中老人,就像一部历久弥新的经典书籍,在他身上,我们感受到老兵退役不褪色的真正含义:武能马上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新时代的年轻人,可以赓续红色血脉,对未来的道路有诸多益处。

(南湖区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