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吸纳来自各行各业的退役军人、军烈属以及爱心企业和热心双拥工作的社会人士,牵头组建全国首家登记注册的鹿城区双拥志愿者协会,设立鹿城区双拥慈善基金。因地制宜打造黑马、白鹿、惠民等18支双拥志愿者服务队,推动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社会治理事业,助力“瓯越老兵”金字招牌深入人心。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达800余场,募集善款56万元,惠及5万余人。
坚持目标导向,为社会发展提供常态化服务提升安全感。一方面打造退役军人应急救援主力军。在2019年“利奇马”、2020年“黑格比”等台风直击温州时,黑马、仰义老兵救援队24小时待命,尽锐出战,出现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帮助清理路面、疏通道路、转移群众,并驰援乐清、永嘉重灾区帮助开展灾后重建工作。2020年江西汛情告急时,白鹿救援队第一时间组织退役军人队员运输爱心物资驰援上饶,并和抗洪战士一同参与余干康山大堤消除管涌作业。疫情期间,千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坚持每天参与交通卡口、社区网格、隔离点、工业园区等地的值守、消杀、宣传工作,全力为人民群众管好“大门”守好“小门”。另一方面打造退役军人基层治理生力军。发布《致全区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倡议书》,18支双拥志愿者服务队带头参与“创文”“创卫”活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和居民倡议书,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行动,引导市民遵守交通秩序、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协助属地街道清理公共区域垃圾、楼幢杂物、小广告以及城市卫生死角,以绣花功夫擦亮文明底色。此外,鹿城区双拥志愿者协会作为首批社会组织入驻鹿城区矛盾调解中心,帮助退役军人“一站式”排除心理障碍、化解纠纷矛盾,让问题解决在家门口。
坚持效果导向,为退役军人提供专业化服务提升获得感。结对帮扶助力共同富裕。以鹿城区双拥志愿者协会为主,以红日亭、三乐亭等公益组织为辅搭建“爱心联盟”,形成“协会—公益组织—社会力量”的闭环慈善服务圈,兜底保障困难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生活。如鹿城区双拥志愿者协会依托“协会-街镇”结对帮扶机制,成立14支10人帮扶小组“一对一”联系街镇,开展扶贫帮困、帮老助老、助残扶医等义工服务,实现退役军人微心愿150余个,惠及人数达3000余人,发放善款20余万元。理论宣讲凝聚奋进力量。依托八一学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主阵地,邀请“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等先进模范定期开讲。并通过故事讲述、歌曲演唱、诗歌朗诵等方式,结合“行走的党课”“红色健步走”“英烈故事进课堂”等系列活动,展现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累计开展理论宣讲156场,主题活动32场,拍摄“e心向党”抖音短视频7个,其中五马老兵杨胜义用军号讲述他的英雄故事点击率高达600多万。技能培训提振就业信心。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导师团帮扶结对仪式,创业经验丰富、热爱公益事业的导师与鹿城籍军创企业一一结对,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指导、创业咨询等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创业路上的“绊脚石”,助力退役军人完成军事技能向经济建设技能的转化。邀请行业专家、高校教授、企业高管等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沙龙讲座、直播间授课等15场次,孵化帮扶军创企业11家,不断激发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活力。
坚持需求导向,为特殊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幸福感。用心用情服务好现役军人。以春节、端午、“八一”等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送晚会、送书法进军营等系列活动,并积极为10余名在外服役的鹿城籍现役军人落实子女入学入托。组建全区首家心理健康服务站,15名来自公办学校、公立医院的持证心理咨询师免费为1100余名现役军人提供精神抚慰、人文关怀等专属服务,帮助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想方设法服务好烈士家属。启动“代英烈尽孝”帮扶服务计划,建立烈士父母个人电子档案,定期提供“10项基础服务+1项定制服务”的慈孝服务,并由专业的医疗、社工等团队进行“一对一”服务。成立专属爱心家教服务队,为烈士周锦勇儿子周壕杨提供免费课外辅导,助其成功圆梦“飞行员”。为烈士李学生父亲的住所进行改造,增设老年人扶手,并联合眼科医院免费为其做白内障手术,帮助重拾光明。凝心聚力服务好伤残军人。联合温州市中心医院、京立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为伤残军人进行免费体检,为行动不便、住所偏远的军人提供“送医下乡”“送医上门”服务,惠及3000余人。开展“老兵游学记”“你的心声,我来倾听”等活动,邀请伤残军人共同参与新春慈善宴、集体生日会,组织观看《英雄回家》《老兵永远跟党走》《长津湖》等红色电影,教育引导他们与党同心、跟党同行。
(郭恒供稿)